第十卷 锁链群岛 第三十九节 下滑投弹(2 / 4)
没有投下炸弹,而是带着炸弹,在冲出云层之后就立即改出了俯冲。
当时的战场环境让这些俯冲轰炸机在冲出云层之前根本就看不到海面上的战舰,自然就按不上瞄准了。
而当他们冲出了云层后,距离海面就只有5oo米左右。
而“射水鸟”
地最低投弹高度是4oo米,在1oo米的俯冲距离内,没有任何飞行员能够同时做到调整好轰炸机的航向,瞄准战舰,同时解开炸弹的保险,投出炸弹,并且改出俯冲这一系列的动作。
结果,第一批俯冲下来的“射水鸟”
都来不及投下炸弹,然后就改出了俯冲航道。
钻进了云层里面。
哈尔西也是一惊一喜,他也注意到了云层带来的影响。
如果俯冲轰炸机无法俯冲投弹的话,那么投弹的准确率就将降低很多。
而此时“勇猛”
号已经转过了45度,如果能够避开海面上地那些鱼雷的话,他们就很有可能逃过敌人的打击。
可问题是,驾驶那些俯冲轰炸机的飞行员都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除了俯冲投弹之外,俯冲轰炸机还有两种投弹方式,一是水平投弹,而另外一种,就是介于水平投弹与俯冲投弹之间的下滑投弹。
哈尔西刚松过起来,鱼雷还在继续逼近的时候,八架“射水鸟”
再次从云层中钻了出来。
这次,八架俯冲轰炸机没有出现在“勇猛”
号的上空,而是在距离“勇猛”
号大概两海里的西北方向上钻了出来,而“勇猛”
号此时的舰艏正好正对着这个方向。
这八架俯冲轰炸机也没有俯冲,而是朝着“勇猛”
号直接飞了过来,轰炸机的飞行高度在缓慢降低。
哈尔西迟疑了一下,突然想起了他在飞行学校里所知道的一种轰炸战术。”
小心,下滑投弹!”
战舰上的舰长也已经反应了过来,可此时既要规避鱼雷,还要躲避炸弹,没有任何一名舰长能够在此时同时照顾到这两个方面。
下滑投弹与俯冲投弹的最大分别就是,下滑投弹不会在最后阶段进入俯冲阶段,其下滑角度在65度到45度之间,而在此之前还将缓慢降低高度。
而俯冲投弹的最后俯冲角度在75度之上。
投下的炸弹不是近直线的砸向目标,而是以更接近抛物线的弹道砸向目标的。
因此,下滑投弹时,炸弹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更长一些,移动目标的规避时间也就更多一些,所以在对付移动目标时。
俯冲轰炸机很少采用下滑投弹地方式。
在6的战场上,下滑投弹主要用于对付集群类目标,或者是如同铁轨,公路等直线类目标,而且是由数架轰炸机同时进入,然后同时投弹。
按照理想情况,采用与目标长度平行的方式进入,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让所有炸弹都落在目标上。
可实际上。
因为受到风力等影响,实际上很有可能所有炸弹都偏离目标。
因此,下滑投弹最好的进入角度是与目标呈1o度到2o度的夹角,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投下的一批炸弹中,至少有那么几枚命中目标。
也正因为如此,在对付航母这种长度接近3oo米的“线”
状目标的时候,一次进入地是八架轰炸机,而是四架。
八架轰炸机的间隔大概是5o米,如果与航母纵向的夹角是2o度的话。
那么八枚炸弹中有可能会有3枚命中航母。
这个命中率已经相当的高了。
当然。
前提条件是,这八架轰炸机都能够顺利的投下炸弹,而且轰炸机之间的间隔不能有过大的变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