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中央之岛 第一节 残破的舰队 封推第十次爆发(1 / 4)
回到莱城之前,谈仁皓就先让原本属于第四特混舰队的那些战舰去黄晓天那里报道了。
到了莱城之后,他又安排原本属于第二特混舰队的战舰完成了补给与休整之后,去第二特混舰队的炮击编队报道。
后,他把指挥第二特混舰队的权力委托给了黄晓天(实际上是由姜仲民负责指挥的)。
做完这些事之后,谈仁皓才猛然发现,留莱城港的,属于第一特混舰队的战舰就只有两艘:“尉迟恭”
号与“段志玄”
号巡洋舰,而其他的战舰都此前陆续返回国内的船厂进行大修了。
这两艘战舰的情况也非常的糟糕,“尉迟恭”
号的九门主炮里有七门的炮管已经超过了极限寿命,而“段志玄”
号的九门主炮的炮管全部报废不说,连大部分120毫米的高射炮的炮管都快要报废了。
两艘战舰上也是伤痕累累,不说别的,战舰舰体上的油漆就掉了一大半,远出看去,一块灰(帝国战舰的基调色彩),一快红的,简直就跟两条破渔船差不多。
总结舰队情况的时候,谈仁皓的感受是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了。
“第二次威克岛海战”
之后,第一特混舰队除了损失了一艘航母之外,其实力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可到现,第一特混舰队连一艘完整的战舰都没有了。
“第二次威克岛海战”
之后,第一特混舰队编制内的战舰有:“兴凯湖”
号航母、“李靖”
号、“尉迟恭”
号、“段志玄”
号、“柴绍”
号,四艘大型防空巡洋舰;“泾河”
号,“清城河”
号。”
沫河”
号,“汾河”
号。
四艘“江河”
级重巡洋舰;“大雪”
号,“冬至”
,“小寒”
号,“大寒”
号,四艘“节气”
级重巡洋舰;以及十六艘“城市”
级驱逐舰。
舰队总共拥有战舰二十九艘。
虽然从规模上来看,第一特混舰队比不上第二特混舰队,但是要比没有单独配制炮击编队的第四特混舰队强,战舰地数量也要比第三特混舰队多(总吨位要少一些)。
可以说,第一特混舰队到此时仍然是帝国海军太平洋战场上的头号舰队,是名副其实的主力舰队。
经过了这段时间地战斗,第一特混舰队的损失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兴凯湖”
号航母被炸伤,从谈仁皓收到的消息来看,这艘航母能够赶六月份第二批“湖”
级航母服役的时候修复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也就是说。
此之前,谈仁皓手里大的战舰也就是防空巡洋舰了。
“李靖”
号,“柴绍”
号两艘大型防空巡洋舰先后受伤。
回去后恐怕也要修上一两个月吧。
另外八艘巡洋舰,十六艘驱逐舰也都先后负伤,就算一艘没沉,可这些战舰根本不可能六月中旬之前完全修好。
因为帝国本土没有那么多的船厂可以同时维修这么多的战舰(还有第二特混舰队,第三特混舰队,第四特混舰队那些受伤地战舰排着队等待维修呢)。
作为舰队司令官,总结战役结果的时候,他必须得报告中详细说明每艘战舰是什么时候,哪次战斗中,怎么受伤的,以及战舰上的官兵损失情况,战舰本身的损伤情况。
这是战损统计的一部分。
谈仁皓一般不会让别人来帮他做这件事情,毕竟统计战损情况是一件很困难,而且很容易让人失去控制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