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中央之岛 第十一节 贵族与平民(1 / 4)

加入书签

曼施坦因看起来要比他的实际年龄显得老一点,这大概与他一直在前线指挥作战有关系吧。

一头银使他显得极有个性,他没有日耳曼人那标准的,棱角分明的五官,可却有着日耳曼人,以及普鲁士贵族的骄傲,严肃,以及一丝不芶的风格。

“这位是曼施坦因元帅。”

古迅雷主动帮着做了介绍,“这位是莫德尔将军。”

谈仁皓的目光立即落在了曼施坦因侧后的那名德国大将身上,接着就想起了所看过的莫德尔的简历资料。

莫德尔与曼施坦因不一样,他是普通平民家庭出身,父亲是个音乐教师,最多只能算是德国的中产阶级,这点与谈仁皓很相似。

十八岁从中学毕业之后,莫德尔参加了德军,并且在一战中获得了铁十字勋章,随后进入了德军总参谋部。

这对于出身平民,且没有进过军校的莫德尔来说简直就是个奇迹。

一战结束后,莫德尔的军事生涯迅跌入低谷,直到大战前七年才晋升中校,两年后才当了上校。

也许正因为其平民出身的身份,所以莫德尔得到了德国新相(也同样是平民出身)的赏识与重用,并且在大战前一年晋升为将军。

bsp;在大战初期,莫德尔的表现并不起眼,而他倔强而又暴躁的性格反而更为人所知,同时也因为他的出身关系,其他很多德国将领(德军中大部分将领都有贵族血统)对这个小矮子都有点不那么在意,甚至是很瞧不起。

作为将军,莫德尔在战略方面的眼光是备受指责的。

可同时,他在战术,特别是在防御战术上地造诣却没有在战争初期得到表现的机会。

直到俄军兵临柏林城下的时候。

莫德尔才走上了其辉煌军事生涯地顶端。

在这场对抗朱可夫的战斗中,莫德尔地表现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他用只有俄军三分之一的兵力挡住了俄军前进的步伐,为曼施坦因的反击创造了机会,同时在整个防御战中,莫德尔还通过犀利的战术反击使俄军伤亡惨重,最终为德军扭转东线战局做出了巨大地贡献。

也正是这场战斗。

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个默默无闻的德国将军,莫德尔也从此成为了德军中的头号“消防队员”

不管是在东线,还是在西线,只要哪里战事吃紧,只要哪里德军的防线出了问题,他肯定就会出现在那里,并且通过其极为巧妙,精准的战术指挥瓦解敌人的进攻,扭转战局。

也正是这一系列的表现,让莫德尔成为了欧洲战场上最厉害的防御型将领。

就谈仁皓所知。

莫德尔与曼施坦因的关系并不怎么样,主要是在柏林防御战中,莫德尔没有向曼施坦因提供全力配合。

结果导致俄军大部分成功撤退。

当然,以当时地局势来看,莫德尔能够守住柏林防线就已经难能可贵了,他也根本没有能力配合曼施坦因进行大规模反击。

“这位是……”

“谈仁皓。

谈将军吧!”

曼施坦因的唐语说得并不是很标准,“久仰大名了,我也早就听闻谈将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一系列优秀表现,只是让我没有想到地是,谈将军竟然如此年轻。

用你们唐人的话来说,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元帅,你过奖了!”

谈仁皓很客气,可他对曼施坦因无时不刻不表现出来的那种贵族气质有点反感。

“请坐吧。”

曼施坦因更显得彬彬有礼,“听说谈将军这次要到德黑兰来,我就一直想跟将军好好聊一下。

听古将军说,提出先西后东战略的正是谈将军?”

“实际上,我只是胡说一番而已,作为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