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中央之岛 第十八节 防空新锐 封推第二十二次爆发(2 / 4)
回港口换炮管。
另外,战舰上的120毫米与80毫米高射炮的炮管也采用了的锻造工艺,只有40毫米与20毫米高射炮的炮管没有必要采用工艺(另外的大型防空巡洋舰也将维修期间换上的炮管,而重巡洋舰上的200毫米主炮炮管,驱逐舰上的155毫米主炮炮管也将全部换,换下来的炮管将提供给陆战队的那些火力支援船使用。
现只有战列舰使用的400毫米主炮炮管因为生产工艺还跟不上,而且需求量不是很大,所以没有换)。
“瑞兽”
级采用的仍然是240毫米主炮。
当时,海军已经提出应该为这种巡洋舰安装大口径的主炮,因为美国海军即将服役的“阿拉斯加”
级巡洋舰的主炮口径肯定300毫米以上,这远远的超过了“瑞兽”
级巡洋舰。
后,海军的装备技术办公室否绝了这一要求,道理很简单,“瑞兽”
级的任务就是防空,而不是对海作战,对付美军“阿拉斯加”
级大型巡洋舰的任务是由战列舰,以及航母上的轰炸机承担的。
另外,“阿拉斯加”
级巡洋舰的防御并不是很强大,240毫米主炮发射的式穿甲弹完全可以交战距离上击穿对方的装甲,因此没有必要去重搞一种主炮出来。
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的分析是比较有道理的。
当时帝国海军240毫米口径以上的主炮实际上只有三种:400毫米,360毫米,以及330毫米。
330毫米是老式战列舰的主炮,现已经停产了,而所剩不多的那些也都交给了陆战队,安装到了火力支援船上。
360毫米主炮是为“尊严”
级开发的,而“尊严”
级已经全部战沉了,库存的备用火炮也被移交给了陆战队。
因此,当时帝国海军实际上能够提供的只有400毫米巨炮。
另外,帝国海军可以从德国引进280毫米(实际上是282毫米)的主炮,可这带来的问题多,一是地生产线难以建立。
而是多了一种弹药对后勤保障带来的麻烦是不小的。
当时也没有任何工厂能够拿得出240与400毫米之间地火炮来,如果因为要安装大口径的舰炮而耽搁了战舰地服役时间,这就不划算了。
当然。
设计的时候,工程师还是考虑到了未来的改进余地的(实际上增加主炮口径从来就不是帝国海军战舰改进的重点)。
设计的时候留出了一定的改进余地,如果条件成熟,而且与实战需要的话,那么今后“瑞兽”
级还是可以安装大口径的主炮的。
谈仁皓是去德黑兰之前就拿到了“瑞兽”
级大型防空巡洋舰的性能参数手册的。
他看到这些战舰之前就确信,这将是整个大战期间世界上为强悍的防空战舰。
因此他立即就要了三艘,准备给每支航母战斗群提供一艘,作为战斗群里的防空指挥舰使用,这样,航母上的防空指挥中心就不会经常忙中出错了。
当谈仁皓来到码头旁,看到了那艘已经完成了栖装,正做后检验地巡洋舰的时候,他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艘战舰要比“李靖”
号长十几米,而且显得为高大。
后桅杆上地两部雷达(一部对海,一部对空)。
以及前桅杆上的那些天线,简直让谈仁皓觉得这应该是一艘几十年之后才会出现的战舰。
而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战舰上林立地炮管。
八座120毫米双联装高射炮分成了四组,位于战舰左右两舷的前后方。
每两座为一组。
而80毫米高射炮群的位置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