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怒海争雄 第三十节 迎头痛击(2 / 4)

加入书签

>换句话说,当时“依阿华”

号先炮击的是距离最近的“广州”

号,接着是“贵阳”

号,然后是“南宁”

号。

第二艘投入战斗的“新泽西”

号仍然是先炮击的“广州”

号,然后是“贵阳”

号。

后面的两艘战列舰也一样。

这带来的结果就是,每艘战列舰的前几轮炮击打的是不同的目标,这对美军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在战列舰的舰炮决战中,前面两三轮齐射打不中对手是很正常的,而在此期间,了望员会根据弹着点的情况来校正炮击。

因此,往往双方在打上了好几轮之后,才会击中对手。

实际上,这就是为什么战列舰在决战中,会各自选择一个对手,直到将这个对手打垮,然后才去选择第二个对手的原因。

如果轮换对几个目标进行炮击的话,那么就无法通过弹着点教正炮击参数,提高炮击的准确率,最后就导致一个对手都打不垮,而自己则被动挨打。

现在美军就处于这个尴尬的境地之中,当“依阿华”

号向“广州”

号打了三次齐射(无一命中)之后,“新泽西”

号已经完成了转向,因此“依阿华”

号不得不转为炮击“广州”

号后面的“贵阳”

号。

而“新泽西”

号在对“广州”

号齐射了两轮(无一命中)之后,“密苏里”

号也跟了上来,它不得不转而炮击“贵阳”

号,而前面的“依阿华”

号则转为炮击“南宁”

号。

直到最后的“威斯康星”

好跟上来的时候,“依阿华”

号才锁定了“长沙”

号为主要的炮击对象,“新泽西”

号对阵“南宁”

号,“密苏里”

号对阵“贵阳”

号,“威斯康星”

号对阵“广州”

号。

而在美军调整战列线的期间内,六艘“新省会”

级战列舰不但无一被命中,而且都进行了十轮以上的齐射,向四艘“依阿华”

级战列舰打出了5oo多巨弹,而这些炮弹就算只有半成的命中率,也足够金凯德丧失那点微弱的主炮数量优势了。

这场炮战在开始的时候是一场经典的战列线决战。

在海上炮战中,最关键的就是抢占“丁”

字头,这样可以集中所有的侧舷炮火对付敌人,而敌人只能够用前面的主炮作战。

在敌人转向的期间内,有充足的机会打垮对手,从而获得主动权。

在航母之前,战列线战术是海战的基础理论基础。

交战中,任何一位指挥官都会想方设法地抢占有利的炮击位置。

而在风帆时代,为了能够抢占这个有利位置。

双方甚至可以在海上纠缠好几天。

而到了战列舰的时代,因为战舰的度提高。

机动力增强,因此谁能够先进入炮击位置,那么谁就更有可能获得胜利,而能够在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位置上,而且最终扭转战局地战例寥寥无几!

在美军右翼编队转向的时候。

常荐新就已经获得了胜利。

“广州”

号在此期间一共打出了十二轮齐射(从第三轮齐射开始,就是各舰进行齐射,而不是舰队齐射了),1o8穿甲弹有11命中了目标,命中率过了一成,是当时六艘“新省会”

级战列舰中命中率最高的(位于舰队最前面,距离最近,因此炮击也就最为准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