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怒海争雄 第四十二节 致命缺陷(2 / 4)

加入书签

>紧接着,高射炮的炮弹也打了过来,舰队里的12o毫米大口径高射炮先开火了。

美军飞行员都被明确告知,第四特混舰队里有两艘舰队航母,而打击舰队航母的意义远比打击小型航母大。

因此,只有十多架sbd与十多架tbd朝“泰山”

号航母编队冲了过去。

而在这些美军战斗机的屁股后面是十几架“隼”

式战斗机。

与以往的每一次舰队防空作战一样,执行防空任务的战斗机飞行员根本就不会躲在舰队高射炮火力之外,而是会追着美军的轰炸机打,直到将其击落,或者是自己被击落。

“立春”

号与“惊蛰”

号上的12o毫米高射炮大显神威,短短五分钟时间里,两艘巡洋舰就一共打下了8架美军轰炸机。

这时候,美军轰炸机也离开了12o毫米高射炮最佳杀伤范围,就在大部分美军飞行员认为成功在望的时候,迎头打来的另外一批71弹立即让他们傻眼了。

这就是唐帝国海军最新式的第一批8o毫米71弹存在弹片少,威力小的问题,而在解决了近炸引信的小型化问题之后,唐帝国海军获得了经过了改进的8o毫米71弹,在保证了引信的可靠率的前提下,炮弹的威力提高了不少。

最主要的改进就是在炮弹内增添了2oo多颗5克重的钢珠,以增强炮弹的破片数量,提高杀伤威力,以及杀伤范围。

而使用第二批8o毫米71弹的8o毫米高射炮的防空作战效率已经不在12o毫米炮之下了。

向“泰山”

号航母动攻击的24架美军轰炸机中,只有6架成功的突破了防空网,而且全是sbd,没有一架tbd能够从低空突破进去。

这6架sbd在投下炸弹之后跑掉了4架,另外2架被立即击落,可这并没有算完。

此时,“泰山”

号正在全向东航行,当了望员现敌机已经投下炸弹之后,立即就出了警报,航母立即开始左转向。

在炸弹的呼啸声中。

航母险险的避开了前五枚炸弹,而第六枚炸弹正好落在了航母飞行甲板地前端,几乎将战舰部2o多的这一段给直接炸断!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在那2架被击落地sbd中,有一架直接朝着航母撞了过来。

而当时航母上的高射炮手都没有能够立即反应过来(就算是反应过来了,也根本来不及将其击碎)。

这架sbd直接撞在了航母舰岛地左侧,当时在舰岛里的1oo多名官兵伤亡大半,包括舰长在内的十多人都阵亡了。

这架sbd里还有一半多的汽油没有用完,随即就生了猛烈的爆炸。

并且引了打火,这才是最为致命地!

小型航母的缺点在唐帝国改造的这批“山”

级航母上也体现得非常的清楚,这些小型航母是没有装甲飞行甲板的,甚至连主甲板的装甲也就二十多毫米厚而已。

另外,航母上的很多关键部位都没有装甲保护,连弹药库也不例外。

航母采用的是大分舱结构,全舰只有六道横向水密挡板,一道纵向水密挡板,也就是说,航母水线下实际上只有14个水密舱。

任何一侧的4个水密舱,或者是总共7个水密舱进水的话,那么航母就完蛋了!

那枚16o磅地航空穿甲弹先穿透了木制飞行甲板。

然后由穿透了下方主甲板的薄弱装甲,接着在第三层甲板,也就是水线部位爆炸,而航母上的航空弹药库就在爆炸点地挡板后面。

薄弱的挡板根本就挡不住巨大的冲击波,而且爆炸还引燃了航母上所有的引燃物品。

接着,那架sbd上泄露出来地航空汽油引起了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