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遥远的海 第六节 海军雄心(3 / 4)
机会。
可实战证明,分散布置增加了中弹的几率,而且只要任何一座弹药库被炸中,那么航母都得完蛋)。
次采用了战列舰上的防鱼雷隔离带,增强了航母抵抗鱼雷攻击的能力(这条隔离带上也设置了不少的重油舱,以增加航母携带的燃料数量,同时腾出内部空间,而且这也增强了防御能力)。
采用了球型鼻艏,提高了航母的度。
另外,航母上的升降机次设置在了侧舷上(实际上,最早在侧舷设计升降机的是“埃塞克斯”
级航母),采用了半封闭机库,提高了航母在恶劣海况下的航行能力与作战能力。
在采用了这么多的新技术之后,新型航母的排水量增加到了48ooo吨,满载排水量达到了54ooo吨(战后进行大改后,增加到了65ooo吨)。
而随着排水量的增加,新航母的成本是“湖”
级航母的两倍半,也就是说,造一艘新航母的价格可以购买两艘半“湖”
级航母了,而这个价格甚至逼近了“新省会”
级战列舰的采购成本!
新航母的设计工作将在年底前结束,并且在年底开始进行建造的准备工作,第一批有望在明年中期开始动工新建。
因为大量的新技术,还有增加的排水量等等原因,造船厂必须要对基础设备进行全面改进,特别是船坞的容纳能力,而不可能在建造“湖”
级航母的船台上建造新的航母。
所以,“湖”
级航母的建造工作并不会停止,直到新航母的建造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才会全面转为建造新航母。
而这种航母暂时被命名为“岛”
级,这也是帝国海军在战争期间建造的最为强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航母,而美国海军建造的类似的“中途岛”
级航母的服役时间要比帝国的“岛”
级航母晚了一年多,而且在大战中几乎没有什么作为。
除了新的航母之外,帝国海军还将继续建造第三批“新省会”
级战列舰,而第四批“新省会”
级战列舰的建造申请已经提交了上去,只不过暂时没有得到批准,造船厂也正在设计新的战列舰,只不过并没有列入帝国海军最优先的建造名单之中。
“瑞兽”
级防空巡洋舰,以及其上面所使用的新型雷达的性能已经得到了确认,建造工作也正在加,在最后一批“李靖”
级防空巡洋舰的建造工作结束之后,就将全面转产“瑞兽”
级防空巡洋舰,并且逐步为每一支航母战斗群提供一艘这种巡洋舰,使其成为战斗群的防空核心力量。
“江河”
级重巡洋舰从第四批开始做了大改,主要的改进就是将双联装24o毫米主炮换成了三联装2oo毫米主炮。
这看起来是退步,实际上却是帝国海军一个相当理智的决定。
最初,海军准备为“江河”
级重巡洋舰换装三联装24o毫米炮塔,或者是增设一座双联装炮塔,可最后都将带来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战舰的结构需要大改,而且将导致战舰增重数百吨。
也许,对一万多吨的大型战舰来说,这几百吨的重量是算不了什么的,可问题是,这几百吨的重量都在战舰的水线以上部位,而增加几百吨,就意味着战舰的稳定性将变得更为糟糕。
而且,当时海军还计划在巡洋舰上安装更好的雷达,这也将导致增重,如果再增加几百吨的重量的话,那巡洋舰的航行品质将受到巨大的影响。
而要减轻重量,就只能减少火炮数量,或者是上层装甲,而这都是不可行的,牺牲太大了。
在此情况下,海军决定为“江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