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遥远的海 第二十一节 军事科学家(2 / 4)

加入书签

供自己的最新成果,做到互惠互补,而不仅仅是从别人那里获取,或者是无私的帮助别人。”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他已经看到了那份帝国与德国签署的秘密协议。

其实该协议的内容并不复杂,比大部分地军事协议都要简单。

即唐帝国与德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并且相互派遣科学家到对方的重点实验室里任职,或者是到对方的大学里任教。

这有点类似于军事同盟,可又不完全相同。

在第一次全球战争结束后,唐帝国与德国都知道,战争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战后签订的那些停战条约,只是为交战双方赢得喘息的时间,获得重振军备的机会而已。

而一战结束后,科学展的度过了所有人的想像,这不但影响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也影响到了各个国家的军队。

坦克,先进的作战飞机,重型轰炸机,航母,潜艇等等新式武器的出现,都与科技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正是大量新技术催生了这些将彻底改变战争面貌的新式武器的出现。

而在当时的环境下,唐帝国与德国都不愿意输掉即将爆的下一场战争,所以除了加强军事同盟之外,还加强了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

这种科学技术合作并没有军事同盟那么惹人瞩目,可其带来的影响却非常的巨大,甚至比军事同盟的意义还要重大。

“那么,这次德国人派他们的科学代表来做什么?”

“完成之前我们与德国达成的一些协议。”

潘泽康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这是我们与德国在战争爆后签署的一些技术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向德国提供雷达,钢铁冶炼技术,动机制造技术,化工技术等……”

“那我们能够获得什么好处?”

谈仁皓可不是单纯的科学家,既然有付出,那就肯定有回报。

“很多,比如德国的无线电制导技术……”

“什么?无线电制导?”

谈仁皓皱起了眉毛,这可是个新名词。

“就是利用无线电来遥控炸弹,或者是飞机飞行。”

“能说详细一点吗?”

谈仁皓立即看到了好处。

如果炸弹可以操控的话,那么命中率肯定提高不少。

“具体地说,就是在炸弹上安装一套控制机构与无线电信号接收机构。

然后利用无线电信号来控制炸弹地飞行路线,以提高命中的准确率。”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

示意潘泽康继续说下去。

“德国人已经做过几次试验了,效果比预料的要好得多,这可以极大地提高炸弹的命中准确率。

之前,德国已经向帝国6航提出了这一新技术,希望帝国能够大规模生产这种新式炸弹。

然后用到战略轰炸中去,不过6航在做了初步地分析论断之后,认为这种新式炸弹在战略轰炸中的用途并不是很大,所以拒绝生产这种炸弹。”

“是不是成本很高?”

“成本是一个问题,其实,这也主要与6航的战术不相合,所以6航拒绝使用。”

谈仁皓沉思了起来,让潘泽康继续说下去。

“德国方面表示可以向帝国海军提供这一技术,以提高海军轰炸机在作战时的轰炸效率,特别是在对海作战的时候。

这能够起到很不错地效果。”

“好吧,还有别的吗?”

谈仁皓也在迅的思考着,如果炸弹的准确率可以提高的话。

这确实能够提高海军的作战效率,可相关的问题还得逐一解决,到实际应用恐怕还得有一段时间,而且最后能不能投入实用。

这还得看相关的论证工作能否通过。

“另外就是德国的潜艇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