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绝地反击 第四节 复苏的对手(2 / 4)
>因此,英国人针对“俾斯麦”
级而设计的战列舰在性能上就难以与“新省会”
级匹敌了。
相对而言,法国海军比英国海军就差得更多了,表面上,法国海军比德国海军要稍微强一点,可从实际上来看,法国海军只算得上是一个陪衬而已。
法国的综合国力一直不如德国,可法国有两个优势。
一是法国只需要在6地上应付德国这一个对手,而不是像德国那样,需要在三个方向上布防,因此法国在地面上的压力比德国要轻得多。
另外一个就是,法国是欧洲大6的前线,是英国的屏障,而且是摄制德国的有效棋子,因此法国一直得到了英国与美国的直接支持。
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个优势,法国在大力展6军的同时,还在努力打造一支仅次于英国的欧洲二号海军。
法国海军对战舰性能也有明确的要求,因为受到本国造船能力,以及工业基础的限制,法国无法造出世界一流战舰,但法国的战舰都很有特色。
比如,当时法国的大部分主力舰都采用四联装炮塔,而除了法国之外,就只有英国人用过这种方法,其他的国家全都采用的是双联装或者是三联装炮塔。
另外,法国战舰一直注重度,对火力的要求并不高,防护也是适当就行。
当然,法国海军最大的对手不是德国人,因为法国海军的主要任务区不是在大西洋上,而是在地中海,所以法国海军的主要对手是波斯帝国海军。
这也是法国海军针对性展策略的基础。
相对而言,波斯帝国比德国更不如。
虽然在第一次全球战争之后,波斯帝国利用出售石油的所得获得了大笔资金,并且从唐帝国购买了好几艘战列舰,但问题是,波斯帝国本身并没有配套的造船能力,而且其官兵的素质低得吓人。
相反,德国海军却一直在坚持独力建造战舰,而不是通过购买来增强海军的实力。
因此,法国选择的对手比英国海军还要差,加上法国本身并无多少海上压力,因此法国海军自然就远比不上英国海军了。
在等待舰队到达的期间,谈仁皓与常荐新花了很多的时间去了解英国与法国海军地战舰。
这是两个全新的对手,是他们之前一直不很重视的对手。
而要想击败对手。
那就得先了解对手,了解对手地战舰性能,这算是最基本的功课吧。
英国海军在战后建造了好几级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
可在战争接触之后,海军军备条约限制了各个海军列强。
特别是对战列舰排水量的限制,最终导致几乎所有的列强在这一时期内没有建造新的战列舰,甚至退役了大批在第一次全球战争之前建造的老旧战列舰,以缩减战列舰的总吨位。
英国海军也是如此,在这一时期。
英国海军地主要工作是对一战期间建造的几种战列舰进行大范围改进,以提高性能。
可如同其他的所有列强一样,英国海军也很清楚,海军军备条约迟早有一天会失去效力,而在此之后,就得抓紧时间建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战舰,因此英国海军在海军军备条约实效之前好几年就开始了新战列舰的设计工作。
得益于技术的飞进步,在2o年的条约期过去之后,各个国家建造的新战列舰在性能上都比以往的任何一种战列舰有了质的提高。
英国海军建造的第一种新式战列舰就是“英王乔治五世”
级。
这是第二种以“英王乔治五世”
命名的战列舰(上一种是在第一次全球大战末期建造的战列舰)。
该级战列舰是在条约还没有失效的时候设计的,因此带有明显的“条约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