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暴风雪来临前的准备(2 / 3)
价格购买,交了钱,村长再让人把粮食从仓库里搬出来。
现在天色不早了,卡车到了村里,大家本来想着早点买完早点回去的,但村长却说今年的东西涨价了。
“土豆和洋葱每斤涨了三分钱,白萝卜也涨了,之前五分的,现在要六分钱一斤了。”
村长苦着脸:“没办法啊,今年降温太突然了,好多庄稼都死在了地里,到处价格都跟着涨了。”
立马有军嫂道:“可是供销社那边价格还没变。”
村长:“供销社要给票啊,咱们这里又不要票。”
话虽如此,但还是有很多人接受不了涨价,别看军人有津贴,可级别不高的,一个月就几十块,和城里的工人差不多。
很多军人都是拖家带口的,孩子就有两三个了,老家还有父母要养老,这么一算,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大部分军嫂都在跟村长讲价,想让他便宜点,还说不便宜就去别的村里买。
林浔把何月容拉到一边:“看着架势,价格不能少了,我打算现在就买。”
民以食为天,粮食永远不愁没人要,尤其是在缺衣少食的七十年代,村长说有很多粮食坏在了地里,气象局也说马上就会迎来大风雪。
这就说明,价格不仅不会降,还会越来越高,就连供销社那边,估计明天也会涨价了。
与其继续浪费时间,还不如早点买好。
何月容娘家就是隔壁公社的,她自然知道村长没骗人,“好,嫂子,我跟你一起!”
听到两人要买菜,大队长连忙把她们带到仓库前:“要多少?”
冬季漫长,还不知道明年开春后气温会不会上升,林浔想了想决定多要一点,反正萝卜洋葱这些,是可以做成泡菜的,放的时间久,平时吃面条或者馒头都能下菜。
土豆可以做主食,更要多准备一点。
“土豆要两百斤,萝卜要一百斤,洋葱四十斤。”
大队长刚准备让人帮林浔拿东西,一旁就传来一道惊喜的声音:“林大夫!
你还记得我吗?”
林浔转头,现来人是昨天她给牛接生的那个村民,“是你呀。”
“对!
今天牛在家里休养,我就过来帮忙运菜了,你等着,我给你挑好点的!”
村民跑到仓库里,给林浔二人挑的全是那种个头大又饱满的蔬菜,何月容开心得很:“嫂子,我今天可是沾了你的光了。”
不仅如此,等到林浔买完菜了,那村民还跑回去了一趟,提了一兜子东西偷偷塞给她:
“林大夫,这是我家菜园里自己种的,不多,你别嫌弃。”
说是不多,但里面有韭菜、大蒜头、葱、绿豆和黄豆,这些在南方不算什么,可是在北方已经很难得了。
韭菜和葱都还带着泥,回去还能接着种,要是能活,那大冬天的就能多碗菜了。
林浔高兴不已,不顾村民的反对,一定要给钱:“快拿着,你种这些不容易,而且我是军属,不能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
村民只好收下:“那林大夫,你以后要什么就来我家找我,我叫陶二柱,家住在村尾。”
“好。”
等到从村里离开,已经是傍晚了,讲价时,村长一直没松口,有些军嫂买了,但有些的没买,打算明天去别的地方看看。
等到了家属区,林浔正好碰到警卫员小王,让他帮忙把菜送回去后,又去了供销社,把家里所有的粮票都买了富强粉和杂粮粉。
第二天去农场,林浔找牧民打听有没有肉买。
村里买菜划算,但是买肉,最好是找牧民,虽然价格比供销社贵一毛,但不要票。
林浔运气好,话刚说完,就有个牧民表示自家有羊肉,可以便宜点卖,只要五毛一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