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科研新需,防御技术待研(1 / 2)
主控屏右下角的日志提示刚消失,林晚的手指已经落在键盘上。她没有点开警报详情,也没有调取系统溯源路径,而是直接调出内网设备清单,将所有标记为“退役”状态的中继机编号批量导出。屏幕左侧跳出时间轴视图,四条认证请求的记录依次排列,间隔最长不过三小时,最短只有四十七分钟。
这些机器本不该响应任何信号。
她把电子笔夹在指间转了一圈,笔尖朝下,始终没落到底。这时通讯灯亮起,科研团队负责人申请接入。
接通后,对方站在实验室监控画面里,脸色比灯光还冷。他身后是几台正在运行协议分析的终端,屏幕上滚动着未加密的数据流。他没等林晚开口,直接举起数据板:“过去六小时,防火墙拦截了三次异常登录尝试。攻击源伪装成内部审计模块,使用的握手协议和三年前停用的外部对接系统一致。”
林晚盯着他眼睛,“你说的是cx-09那类节点?”
“不止。”他声音压低,“它们的行为模式变了。以前是试探性接触,现在会在被拒绝后自动切换身份标签,甚至模拟正常心跳包频率。我们抓到了一段残留代码——它不是在强行突破,而是在观察我们的反应节奏,然后调整自己。”
林晚没动。她记得昨夜最后一次使用能力时看到的画面:苏悦坐在工位上翻看通报草稿,眉头微皱,情绪稳定,无异常波动。那是她今天唯一确认过的安全参照。而现在,这个负责人心跳平稳,语速均匀,但眼角有细微抽动,是长期熬夜留下的习惯性反应。
她闭眼,深吸一口气。脑后钝痛还在,像一根细铁丝缠在太阳穴上。昨夜三次使用能力的后遗症还没散,再启一次,可能会让她接下来几个小时无法集中。但她需要知道——这个人说的是判断,还是恐慌。
睁开眼,目光锁住对方双眸。
视野晃了一下,随即切入。
她看见的是连续七天的值班记录,深夜独自核对日志的画面反复闪现。一段模拟推演视频在脑海中循环播放:防火墙层层设防,但某个伪装成内部指令的数据包悄然穿过所有检测环节,最终触发权限升级。画面最后定格在一条红色警告——“信任链污染已发生”。最深处的情绪不是害怕,而是一种近乎执拗的清醒:“如果我们现在不动手,下次就不是预警,是整个系统被人从内部改写。”
图像消散。
林晚缓缓吐出一口气。一次,用了。今日只剩两次。
她放下手,指尖轻轻擦过太阳穴,压住那阵持续的胀痛。“你刚才说的‘观察我们的反应节奏’……有没有可能,它不只是程序?”
负责人摇头:“目前看不出智能决策痕迹,但它具备学习特征。每次失败后,下一次的伪装都会更贴近真实行为模式。这不是随机变异,是有方向的适应。”
林晚沉默片刻,调出另一组数据。她将市场组最近收到的六份异常合同中的附加协议代码结构展开,与科研组提供的攻击协议底层逻辑并列对比。两者的加密层级、字段命名规则、校验方式存在高度相似性,尤其是那个用于隐藏真实来源的嵌套标识符,几乎完全一致。
这不是巧合。
她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输入一串权限指令。屏幕中央弹出项目管理界面,她新建一个任务组,命名为“认知级防御系统研发”,优先级标为S级。接着,她划拨资源:临时抽调原战后修复组百分之三十人力,开放特殊算力申请通道,授权科研团队直接调用历史攻防案例库。
命令确认前,她顿了一下。
这个决定会打乱当前所有工作安排。联盟刚结束总攻,舆论尚未完全平复,市场团队还在处理合作方的疑虑,这时候突然转向技术研发,必然引起质疑。但她清楚,真正的威胁从来不在明处。赵铭倒台后的空缺,正被某种更隐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