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未知挑衅,小型联盟异动(1 / 2)

加入书签

林晚走出研讨室时,指尖还残留着终端屏幕的微凉触感。她没有立刻返回指挥席,而是站在通道中央,目光扫过腕表上跳动的时间——凌晨三点二十一分。就在她准备抬步的瞬间,个人终端震动起来,一道加急通讯请求弹出,署名是市场团队负责人。

她停下脚步,在原地接通视频。

画面刚亮起,对方的脸便出现在屏幕上,额角有细汗,呼吸略显急促。“林晚,我们有情况。”他语速很快,“过去六小时,五家小型联盟单位接连在合作中制造摩擦。交付延迟、条款争议、临时撤资……全部发生在非高峰时段,且每一起都卡在合规边缘。”

林晚盯着他的眼睛,没有打断。她注意到他说话时视线偏移了两次,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这是内心高度紧绷的表现。她闭了下眼,集中精神,再次凝视对方双眼。

视野切入刹那,她看见三份合同对比图在对方脑海中叠加浮现,条款差异被红框标注,节奏分布呈规律性重复。与此同时,一股清晰的认知涌出:这不是偶然事件,是有人在测试我们的反应阈值。必须确认是否所有异常都源于同一模式。

图像消散,林晚呼吸如常。一次,用了。今日还剩两次。

“你怀疑这些行为有关联?”她问,声音平稳。

“不只是怀疑。”他摇头,“我让团队回溯了近四十八小时的所有争议记录,发现六起关键纠纷都集中在凌晨一点至两点之间发生,发起方均为二级以下合作单位。更奇怪的是,其中四家在过去两周更换了法务代表,新代理人全都通过同一家中介平台签约。”

林晚转身走向指挥区,步伐未乱。她一边走一边调取“哨链计划”的行为节奏库,将十七个已知异常样本与当前数据做交叉比对。屏幕迅速生成匹配结果:时间重合度达百分之八十二,操作路径相似度超过七成。尤其是那批新出现的争议合同,其条款嵌套方式与R-089协议高度雷同,连段落间距都几乎一致。

她停在主控台前,手指轻点,将六起纠纷标记为关联事件,系统自动归入“源流”项目下的动态追踪列表。

“你们现在对外回应了吗?”

“还没有。”他回答,“我按你之前的指令,所有异常先内部归档,等你定性后再统一口径。”

“做得对。”林晚说,“如果这是试探,公开回应等于暴露我们的识别能力。现在最要紧的是判断对方目的——是要打乱市场节奏,还是逼我们暴露防御机制?”

她调出那家中介平台的注册信息,页面显示其成立不足三个月,注册资本低,法人代表为空壳身份。但资金流向分析模块提示,该平台在过去十天内接收过来自七个不同账户的汇款,总额不大,却频率密集,且每笔金额均避开反洗钱监测阈值。

林晚在文档中写下初步结论:“非随机扰动,系规则滥用型协同施压,目的为探测响应机制与心理底线。”

她关闭外围通讯权限,仅保留核心日志同步,随后启动加密指令通道。一条简码消息发送至调查小组:“追踪中介平台资金流,优先排查三级以上关联实体,重点筛查是否存在隐蔽控制节点。”

紧接着,她通知市场团队:“所有新增争议案件标记为‘红标一级’,暂停公开回应,等待统一口径。另外,把最近三次协议模板变更记录发给我,我要看修改痕迹是否来自同一操作习惯。”

“明白。”视频那头的人点头,神情稍缓,但眼神仍紧绷,“我们会继续监控,一旦发现新动作立即上报。”

通讯结束,林晚没有起身。她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主屏的预警面板上。红标一级的标识正在闪烁,下方滚动着实时更新的数据流。六起纠纷的背后,是一张看不见的手在推动。对方不再隐藏,而是选择用分散式、低烈度的方式制造混乱,既不触发高级警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