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未知首攻,技术初现失灵(2 / 3)

加入书签

刚落,主控屏突然剧烈震动。一条新的警报弹出:

【检测到二次攻击信号,目标:联盟内部调度系统,内容类型——指令篡改】

林晚猛地站直身体。这次不再是试探,也不是外围骚扰,而是直插中枢的致命一击。

“调度系统现在处于什么状态?”

“自动防护已启动,但……”科研负责人声音发紧,“识别模块仍在失效。我们只能靠人工阻断。”

“那就手动切断所有非必要链路。”林晚语速加快,“优先保护任务分配与资源调配模块。另外,把影子模型暂时下线,我怀疑它是被当作突破口的。”

“可是下线后我们就失去了预判能力!”

“现在保命比预测重要。”她盯着屏幕,手指在控制台上划过几道指令,“把基础防御拆成三段式响应:第一层做流量过滤,第二层做行为分析,第三层由人盯守关键节点。哪怕慢一点,也不能让错误指令被执行。”

科研负责人咬牙点头,开始重新配置系统架构。

就在这时,市场代表轻声说:“又有新情况。有媒体开始联系几家退出联盟的小型机构,准备做专题报道,标题可能是‘技术霸权下的牺牲者’。”

林晚眼神微动。这是要把他们塑造成压迫者,把攻击者包装成反抗者。一场精心策划的形象反转。

“找两家信得过的行业记者,悄悄递消息。”她说,“重点提两点:一是本次攻击的技术特征与三年前某重大泄密案相似,二是指出当前爆料账号的注册Ip集中在同一商用服务器群。不要点名,只要埋下怀疑的种子。”

“可这样会不会显得我们在甩锅?”

“只要信息是真的,就不怕别人说动机。”林晚看着她,“记住,我们现在不是要赢舆论,是要让质疑的声音不再一边倒。”

对方深吸一口气,开始拟定联络方案。

林晚转回主控台,额头渗出细汗。一天三次的极限已到,但她仍感到一股压迫感从四面八方涌来。敌人不仅强大,而且冷静、克制,每一步都踩在他们的反应间隙里。

她调出前后两次攻击的时间差,仔细比对。第一次间隔四十三分钟,第二次缩短到二十九分钟。节奏在加快,但依然留有余地,仿佛故意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这不是为了摧毁,是为了观察他们在崩溃边缘如何挣扎。

“林晚。”科研负责人忽然抬头,“我们找到了一个问题模块。它伪装成系统补丁,在昨晚凌晨两点被自动加载。如果不是这次全面扫描,根本发现不了。”

“安装来源?”

“显示为内部开发服务器,签名合法。”

她眼神一冷。这意味着,对方不仅能渗透技术防线,还能伪造信任凭证。

“立刻封存该模块,做逆向分析。我要知道它除了放行攻击信号外,还记录了什么。”

“还有……”那人犹豫了一下,“它似乎能感知‘影子模型’的运行状态。每当模型尝试重构攻击路径,它就会轻微调整自身行为模式,避免被捕捉。”

林晚沉默片刻。这已经超出了普通后门程序的能力范畴。对方不仅了解他们的防御思路,甚至可能掌握了部分研发逻辑。

她拿起通讯器,准备召集新一轮会议。

就在此时,主控屏上一道灰白色的数据流悄然浮现,未触发任何警报,也没有经过标准接入通道,像是凭空出现在系统深处。

林晚的手停在半空。

那串代码的结构极为简洁,却带着某种熟悉的韵律。她曾在赵铭主导的一个旧项目里见过类似的编码风格——极简、高效、不留痕迹。

她迅速放大这段数据,准备追踪其流向。

可就在她即将锁定来源的瞬间,整块屏幕猛地一暗,所有运行中的程序齐齐卡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