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科研检测,技术原理独特(2 / 3)

加入书签

房间里安静下来。

有人小声嘀咕:“会不会是拿我们的旧项目拼出来的?比如赵铭当年那个失败品,加上新包装?”

林晚摇头:“那个项目止步于原型阶段,连基本稳定性都没解决。而现在这个,已经在实际场景中跑通了闭环。”

她转身看向主控台,下令:“把所有提取到的代码片段归档,导入‘x-0982’文件夹。权限设为仅限我本人和你两人访问。”

“可部分成员还在质疑数据真实性,要不要先内部通报?”

“不必。”她打断,“现在传出去,只会引起混乱。等溯源分析出来再说。”

她停顿片刻,又道:“另外,准备一组独立沙箱,我要看它在无干预状态下,如何应对突发任务指令。特别是涉及跨平台协作和用户行为预测的部分。”

“明白。”

负责人正要离开,又被她叫住。

“还有件事。你们有没有发现,它对某些特定指令的响应特别快?比如……关于客户偏好调整?”

对方思索几秒:“有。我们在测试个性化推荐模块时,发现它对‘价格敏感型用户转向高端产品’这一类转化路径的预测准确率极高,几乎是实时修正策略。”

林晚眼神微动。

前世赵铭团队曾秘密推进过一项用户心理操控实验,利用长期积累的行为数据,精准诱导消费决策。后来因伦理问题被叫停。而眼前这套系统,似乎不仅继承了那套逻辑,还将其升级到了无需人工干预的地步。

“不是他们在做新产品。”她轻声说,“是他们在用新产品,收集所有人。”

负责人皱眉:“你是说,销售本身也是测试环节?”

“不止。”她看着屏幕上缓缓旋转的产品模型,“是筛选。他们知道谁会买,也知道买了之后会变成什么样的用户。这一切,都在设计之中。”

空气仿佛沉了几分。

“接下来怎么办?”

林晚没有立刻回答。她走到窗边,玻璃映出她的脸,略显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外面天色未亮,整栋大楼只有科研区还亮着灯。

她回身,打开通讯面板,调出调查小组的待发名单。

“先搞清楚源头。”她说,“既然技术不是凭空来的,那就一定有研发痕迹。查过去两年所有离职的技术人员去向,尤其是参与过跨平台项目的。另外,排查城西到城南之间的私人实验室租赁记录,重点盯那些用电量异常的场所。”

“如果他们藏得很深呢?”

“那就逼他们露面。”她手指在面板上滑动,“让他们知道,有人看懂了他们的技术。”

说完,她停下动作,目光落在最后一行指令上。

“启动反向追踪协议。一旦他们主动接触我们的合作渠道,立刻记录行为特征,建立画像模型。”

负责人看着她,迟疑了一下:“这可能会暴露我们已经掌握部分信息。”

“我知道。”她抬眼,“但他们更怕我们不知道。只要他们还在推这款产品,就一定会继续试探。我们要做的,就是等他们伸出手的那一刻。”

她合上面板,转身走向门口。

“报告按时交。我要在明天早会前,看到第一份溯源分析。”

科研负责人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他低头看了眼终端,屏幕上那份刚刚提交的检测报告,正被自动归档至加密目录。

光标在“x-0982”文件夹上停留一秒,随即刷新。

新的日志条目生成:

【事件类型:技术异动】

【关联编号:R-9x延续推测】

【标记状态:激活】

他正要关闭界面,忽然注意到一条附加记录——来自林晚账户的即时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