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科研研讨,应对技术挑战(2 / 2)

加入书签

”他说,“先从家庭场景下的日常决策预测做起,比如购物意向、出行规划。这类数据我们积累最多,也最容易验证。”

旁边立即有人接话:“传感器模拟环境也可以复用现有的测试平台。”

“UI交互层我能配合做轻量化适配。”

讨论的方向变了,不再是“能不能做”,而是“怎么做”。

林晚没有再主导发言,而是打开平板,将刚才捕捉到的关键思路逐条归档。她知道,真正的转变已经发生——当一群人从抗拒变为争着承担责任时,变革才算真正启动。

两小时整,会议接近尾声。

“预算方案明天上午提交初稿。”她最后说道,“人员名单今晚八点前锁定,我要看到每位入选者的近三年项目履历和代码贡献记录。”

“跨部门协作接口怎么定?”有人问。

“统一归口到科研办公室,避免多头指挥。”她顿了顿,“所有对外采购设备和技术服务,必须经过三级审核,尤其是涉及境外供应商的部分。”

有人低声提醒:“有些专用芯片只有海外能提供。”

“那就找替代方案。”她的声音没有起伏,“或者等我们自己的产线提速。我不希望任何外部力量卡住我们的脖子。”

话音刚落,主控屏右下角弹出提示:先锋组候选人名单已上传,等待审批。

林晚滑动屏幕,快速浏览。大多数名字都在预料之中,唯独一个新晋工程师出现在推荐位——此前从未参与过核心项目,但提交的预研报告里,提出了用本地记忆网络模拟短期意图生成的思路,恰好绕开了算力瓶颈。

她记下了这个名字。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林晚没有起身,而是将所有讨论要点整合成一份简报框架,准备提交给下一阶段的战略会议。她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标注出三项最高优先级事项:算力调配、历史数据授权、外部专家顾问引入权限。

科研负责人留下收拾资料,路过时低声说:“很多人觉得你在冒险。”

“我只是不让别人替我们决定未来。”她回了一句,继续整理文件。

对方停下动作:“可万一失败……”

“那就失败一次看看。”她抬眼,“总比站着不动等被淘汰强。”

科研负责人怔了一下,最终点点头,转身离开。

室内只剩她一人。

平板上的进度条缓缓推进,一份份文档自动归类。她忽然注意到,那份新晋工程师的简历附件中,有一段实习经历标注为“诺维森国际附属实验室”,时间正是对方撤离云都前的最后三个月。

她盯着那个名字,手指悬在点击键上方。

窗外,暮色渐沉,科研室的照明系统自动调亮了一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