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舆论迷雾,关键证据现端倪(2 / 2)

加入书签

现在这里的痕迹。

她起身走到大屏前,将残缺的日志编号圈出,旁边标注三个问号。随后打开权限面板,锁定调查范围,设置访问层级为仅限核心成员,操作日志自动加密归档。

“我们现在手里只有一块拼图的边角。”她对着会议室说道,声音平稳,“公布它,敌人会立刻切断所有通道,换新身份重新来过。到时候,我们连呼吸声都听不到。”

有人提出异议:“可舆论压力越来越大,公众已经开始质疑我们的应对能力。再不反击,信任度会崩盘。”

“我们要的不是一时清白。”她打断,“是要让他们再也站不起来。”

她环视众人,目光停在苏悦脸上:“缩小调查范围,专注这个签名背后的服务器跳转路径。我要知道它最后一次激活的时间、地点、接入设备型号。不求完整,只要一点物理接触的证据。”

苏悦记下指令,神情凝重。

林晚回到座位,再次打开解析界面。进度条停在百分之六十七,突然开始加速。系统提示:检测到相似协议库匹配项,建议关联检索。

她点了同意。

数据库返回三条结果,全部来自近三年内的匿名举报材料,均未立案。其中一条的备注写着:“疑似关联境外非注册组织,缺乏实证,不予受理。”

她点开附件预览。页面加载到一半时,主屏右下角弹出一条新警报——

市场监测系统捕捉到一组新注册账号群,行为模式与此前三名核心操控账号高度一致。发布时间集中在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语言风格相同,连标点使用习惯都未更改。

但这一次,其中一个账号在首次发言后,短暂登录了一台位于城东数据中心的测试机,停留四十七秒,随即注销。

林晚盯着那台设备的编号。

那是家民营云计算服务商的闲置资源池,对外出租算力,不审核具体用途。

她调出该设备最近三十天的使用记录。大部分时间处于空闲状态,但在过去一周内,有三次短时激活记录,每次间隔四十八小时,操作指令均由远程发送,来源Ip已被覆盖。

她将三次时间点标记出来,与之前攻击事件的发生时间对照。

第二次激活,正好在科研室系统首次崩溃的前一个小时。

她的手指停在屏幕上。

就在这时,解析程序发出提示音。加密日志的完整结构终于被部分还原。系统在末尾识别出一个隐藏字段,内容是一串十六位字符,格式不符合任何已知编码规则。

但林晚认得这种排列方式。

这是内部代号的生成逻辑。

只有特定级别以上的项目组才会使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