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积累技术(2 / 2)

加入书签

我们不需要依赖于剪刀手的运气,理论上,可以无限回档重做,一直做到满意为止。

王百鸣感觉有点兴奋,说道:

没错!

光是这一点,就比传统的后期制作要强多了!

郜志森也是啧啧称奇。

一个硬盘即使高达1万美元,一次要用到几十个硬盘,但问题是硬盘是可以循环使用的。

看起来,成本也比胶片要省钱。

虽然,王百鸣和郜志森师徒两人,在香江电影行业算是资深的老鸟,其电影制作的完全称得上是自学成才,限于眼界问题,他们对于先进的技术是不太清楚的。

但是,在维创电子公司的派遣的团队,向其解释胶转磁的理由和好处之后,他们很快就虚心接受了。

但是技术人员不会告诉他们,目前使用数字技术做后期,一点也不比传统的剪辑省钱。

因为,根据摩尔定律,机器折旧费用太贵了。

包括折旧电费和各种运营耗损,这台大型计算机一天的运营成本是30万港元。

两个月时间计算机只要都是给《开心鬼》做后期,而仅收费500万元,根本就是赔本生意。

只不过,维创电子公司和维创影视公司的老板是同一个家族的成员,才能把这个项目推行下去。

而刘森绝对不会对外宣传,耗费的成本达2000万元,而是仅收取500万,使得电影投资预算维持在1000万元。

否则的话,电影预算太郜,结果搞成了赔本生意,就会有损刘森的颜面。

为了让维创影视公司,维持拍大片赚大钱的外界形象,现阶段,刘森尽可能让影视项目持续盈利。

当然了,维创电子公司也不能算全亏,因为,使用级计算机给电影进行后期制作,这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专利和经验。

未来,维创电子公司的相关技术成熟之后,会孵化一家独立运营的特效公司,不仅仅会服务自家的影视后期,而且,会承接全世界的订单。

不仅仅包括影视,而且,动漫游戏方面的后期制作和特效的订单,一样是其承接范围内。

特效项目想要赚钱,估计是不太现实的。

但是,刘森的目的并不是纯粹的赚钱,而是积累技术,通过有意识的烧钱,逐渐取得技术领先地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