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该如何评价(2 / 2)

加入书签

1992年,上任伊始,就大刀阔斧将造纸、轮胎、电缆等业务或压缩到最低限度,或出售,或独立出去,甚至忍痛砍掉了拥有欧洲最大电视机生产厂之一的电视生产业务,集中的资金和人力加强移动通讯器材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开;1997年,正当诺基亚的业务即将如日中天之际,又出冒险之举,重新调换了几乎所有高层管理人员的岗位,甚至开玩笑说,如果可以,他会给自己也另找个位置干干。

他几乎没有解雇过任何人;他每年要主持在全球范围内召开一系列名为“诺基亚之道”

的会议,整个过程的开始是:通过大脑振荡法收集来自全球的关于什么是诺基亚最至关重要的意见,然后集中到最高管理层,他们会过滤提炼成公司战略性远景规划,最后再通过特别的胶片介绍形式过滤给各个级别的员工……

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生产商诞生在芬兰这样一个北欧小国,在某种程度上,诺基亚就代表着芬兰。

但是当1992年奥利拉执掌诺基亚时,公司正面临最糟糕的境况,风雨飘摇。

诺基亚那时只是一家经营木材、橡胶和电缆的公司,并购两家电视机厂的错误行动使之深陷亏损泥潭,时任ce0的凯拉莫因不堪重负而自杀。

奥利拉临危受命,迎难而上,掌舵诺基亚后,他敏锐地把握到了移动通信产业正从模拟转向数字的变革潮流,果敢地放弃了公司传统的核心业务,包括那些还在盈利的部门,把资源集中到移动通信尤其是手机业务上,这个在很多人眼里被看作是“赌注”

的决策看似冒险,但奥利拉是在分析了时代和产业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作出的,他力排众议一直坚持着。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3年之后诺基亚得到了幸运的“上帝之吻”

,在全球手机领域脱颖而出。

十年来,诺基亚这艘通信巨轮在船长奥利拉的带领下,在全球电信的海洋中劈风斩浪,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下,公司保持强劲的增长。

早在1998年诺基亚就过了摩托罗拉,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的移动电话制造商,并成为世界最富品牌价值的公司之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