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员工的力量(2 / 2)

加入书签

的k佳员工买入,在这个年代形成的资金洪流,就是绝对的主力。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很多年后,一些老员工开始在装13:

当年我凑了5000块钱,买了1000股k佳刚上市的股票。

每股才5块钱啊。

后来不断的送股、转股之类的,当初的1000股,已经是2万多股了,现在每股还是40多块钱,快有小一百万了。

嗯,现在一年分红就5万多块钱!

20年,200多倍的收益率,虽然,比g力、的差一点,但也差距不大了。

然后,很多年轻羡慕妒忌恨,恨自己怎么不早出生几年,能赶上当初k佳刚刚上市的股价低迷时期。

k佳上市后的舆论危机,也算是暂时转危为安了。

说实话,刘焱把公司逐渐推到a股市场上市,本质上是于g于都有利的事情。

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市场、gj都是多盈。

要是上市利益不重要,米国也不至于不断的争取全世界的优质公司到米国市场上市融资。

这不仅仅是让米国分享到全世界很多gj的优质公司的成长红利,而且,也增加了米元在全世界的霸权和地位。

天朝的a股市场,虽然不能说没有伟大的公司。

但由于a股市场历史太短暂了,优质公司的比例相对不是太多。

二三十年下来有千倍回报率的公司,也不到十家。

有百倍回报率的公司,也不到100家。

其他的几十倍回报率,能跑赢房价的上市公司,占据的比例不到所有上市公司比例中的10。

也就是说,即使是长期持股,价值投资,也得是选对股。

而选对的概率只有10,别说的普通的投资者,就是专业的投资者,也很难穿越历史迷雾,看到那些公司未来会好。

就如,不少的投资者年代投资家电,多半会选长虹。

按照长虹在年代的表现,应该是家电的王者。

但是,对不起,21世纪后,长虹连续技术路线出错,并且,被米国骗子公司坑骗损失几十亿,之后,虽然长虹也算是牛逼,一堆的错误还活了下来,但已经不再是一线的大厂了,而是沦为二线的家电品牌。

白色家电行业,年代,谁会觉得格力、美的要比海尔牛逼?

当然,海尔也算是比较牛逼的好企业,基本上,当初投资那些白色家电的大品牌,选对好企业的概率,居然是惊人的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