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权臣移鼎为喜欢白发藓的龙尘加更一章(2 / 3)

加入书签

光耀刺目,经久不散!

臣斗胆以毕生所学推断……此兆昭然,直指兵部之内,必有奸佞魁首,潜藏枢要之地,蒙蔽圣听,祸乱朝纲,其行滔天,其心可诛!

此獠不除,则天怒不息,国祚难安啊陛下!”

他再次重重叩首,匍匐于地,身体因为激动而剧烈颤抖。

“兵部衙门正顶之上?”

“奸佞魁首?”

“兵部……于大人……”

而前面的于谦则是一动不动,甚至脸上的表情依旧如常。

“于谦,谁让你挡了我的路,你不是自诩清廉刚直嘛,这一次我倒要看一看你如何接下这一招。”

王崇古心中冷笑。

兵部,掌天下卫所武将升迁考课和卫所统兵之权,权力核心中的核心。

而如今实际执掌兵部事务、位高权重的,正是内阁次辅于谦!

一道道目光,或明或暗,带着惊疑、揣测、甚至幸灾乐祸,齐刷刷地转向了那个绯袍玉带的身影。

朱祁镇坐在宝座上,却没有说话,而是缓缓扫过众人,心中开始盘算起来:今儿这是怎么了,看他们的表情,这是想搞事情啊。

想到这,朱祁镇又看了看于谦,想起昨晚东厂所奏之事儿,又联想到外城的流言,心中有了计较,既然你们想搞事儿,朕推你们一把。

他正想着,就听王崇古出班道:“臣!

王崇古有本奏!”

“说。”

朱祁镇淡淡的开口。

王崇古几步抢到丹墀之下,与匍匐在地的皇甫仲和并排跪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并未立刻开口,而是微微侧头,用眼角的余光飞快地、充满恶意地瞥了旁边沉默的于谦一眼。

“皇上,皇甫监正之言,字字泣血,句句惊心!

彗星犯帝宫,凶芒指兵部!

此乃天象示警,昭昭若揭!

陛下!”

他声音洪亮,带着一种痛心疾首的悲愤,猛地将手中象牙笏板高举过顶,“臣斗胆叩问——此兆,莫非正是‘柄臣移鼎’之凶谶乎?!”

“柄臣移鼎!”

又是一片哗然!

这四个字,就像淬了剧毒的匕首,让朱祁镇心中一震,他看了看王崇古,又看了看于谦,心中有些纳闷:王崇古今日为何突然向于谦发难,这俩人平时可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也没听说这二人有矛盾,看来这里面的事儿不小。

“柄臣移鼎”

这四个字既诛心又杀人啊,武将们对这四个字似乎不甚了了,兴趣不大,大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架势,可文臣们听到这四个字,瞬间炸开了锅:所谓“权臣移鼎”

指权臣通过系统化政治操作取代旧王朝、建立新朝的过程,其本质是权力合法性重构。

历史上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尤其是三国时期的曹魏篡汉,简直就是为后来的权臣篡国制定了一套标准化流程,尤其是到了五代十国时期,这种闹剧更是不断上演,今天你还是皇帝,明天就被权臣干掉,换皇帝就像走马灯一样,花样百出,但其步骤都逃不出以下四步:

首先第一步:封公建国,权臣先受封国公(如曹操魏公、司马昭晋公),获得独立行政班底(开府)与封地,形成“国中之国”

然后第二步:晋爵称王进阶王爵(如曹操的魏王、司马昭的晋王),获天子仪仗,突破臣子身份限制。

再次第三步:加九锡之礼,象征性接受九种天子礼器(车马、朱户、弓矢等),宣示“代天摄政”

的合法性。

九锡内容虽有文献差异(《礼记》与《韩诗外传》记载不同),但核心是构建“天命所归”

的舆论。

最后一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