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妇人之仁(2 / 5)
是个经不住诱惑的人。
这次湖广瘟疫闹得这么凶,舅舅又是个安民扶民的右参议,能干净得了?
她咬着牙对心腹太监道:“去,找个可靠的外采太监,给胡府递个信,就说……宫里的海棠该剪枝了。”
这话是暗语,意思是“风头紧,赶紧收敛”
。
可话出口,她又怕了,这会不会反倒露了马脚?
指尖的佛珠线断了,“啪嗒”
掉在地上,滚出去老远。
她们这点小动作,早落进了暗卫的眼里。
不到半个时辰,两份密报就送到了陈砚的案头,“翊坤宫青禾遣小太监与胡府管事在东华门外茶馆碰头,递出一油纸包”
“永寿宫太监李禄向采办处打听武昌府近日有无快马进京”
。
陈砚扫了一眼,随手摞在案边,这些不过是开胃小菜。
暗卫的效率快得惊人。
五天后,六百里加急的密信就从湖广送到了西苑。
陈砚捧着卷宗直奔乾清宫时,朱祁镇正带着太子朱见沥看《大明律》,一旁大理寺的几个精通律法的官员正为这父子俩讲解着什么。
御案上摊着本翻得卷了边的律书,朱见沥捧着本抄录的条文,看得眉头紧锁。
“皇爷,急报。”
陈砚无声的走了进来,单膝跪地。
朱祁镇放下朱笔,挥了挥手,示意几个臣子退下,然后又道:“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
陈砚展开卷宗:“湖广右参议胡林,宣德八年中进士入翰林任编修,宣德十年,外放洛阳任知府,明兴五年,因政绩卓越,调任福建泉州……明兴二十一年秋,增补为湖广右参议,任上常与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官员吃酒,每次都收古玩字画,上个月十五日,还给按察使送过一幅赵佶的赝品,说是家传真迹。”
“两月前瘟疫刚起时,黄梅县令给他送了三千两疏通费,还有一幅南宋夏圭的《溪山清远图》,价值两千两。
那疏通费的银子是黄梅县从预备仓里挪的粮款,他收了钱,就在布政使面前说黄梅就几户人家染病,不值当的惊动朝廷,硬生生把灾情瞒了半个月之久。”
“一月前,黄州府通判刘铮的管家给胡林送过礼,礼单上写着玉如意一对、纹银五千两,之后布政使司对黄梅县瘟疫已蔓延至城郊的奏报,压了整整十天没往上报,后刘铮染病而死。”
“半月前眼见疫情瞒不住了,胡林就称病闭门,实则在武昌府私宅里会了三个粮商,暗线查到他管家名下粮铺里的粮食,够黄梅县三个月用度。”
朱祁镇只是默默的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而一旁的太子朱见沥则是听的气愤不已。
“后宫那边,三日前翊坤宫的王德给胡府送过一枚无字玉珏,胡府管事接了玉珏就烧了封书信。
永寿宫李禄托采办处给武昌府递过话,问家里是否安好。”
朱见沥听得耳尖嗡嗡作响,他一直以为“贪腐”
就是克扣点俸禄,却没想过一个四品官敢挪赈灾粮、瞒瘟疫情,更没想过两位备受父皇宠爱的妃子居然会帮着传递消息。
于谦教他的圣贤书里说的“为官当清正”
,在这些事实面前,竟显得如此可笑。
朱祁镇脸上却没半点波澜,只眼角的纹路深了些。
他沉默片刻,指节在御案上敲了敲缓缓开口道:“壮儿,这就是父皇昨日说的冰山之下,这次你明白了吗?”
说着,朱祁镇起身,走到儿子一侧,拍了拍他的肩膀,叹了口气道:“你以为斩个布政使就完了?胡林这等人就像是钻在堤坝里的蛀虫,前有县令给他送银子,后有布政使给他遮着,宫里还有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