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朱见沥的防灾救灾八策(3 / 4)
正敏捷地从一个墙洞钻进钻出,小小的腮帮子鼓鼓囊囊,正一趟趟地往洞里搬运着不知从哪里找来的松子、橡实。
朱见沥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对呀!
松鼠!
它们知道把好吃的藏起来,等到冬天没东西吃的时候再拿出来!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闪过他幼小的脑海。
他立刻趴回炕上,提笔蘸墨,在麻纸本的第一行,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他思考的成果:
救灾防灾八策
第一条:学松鼠,广积粮!
各府州县,丰年之时,须多建大仓(于谦说过这叫常平仓),多多存粮!
像松鼠藏松子一样,存满!
存够!
遇到荒年,开仓放粮,百姓就不会饿肚子!
不准贪官污吏偷吃“松子”
!
第二条:修水渠,引龙涎!
多挖沟渠,多筑塘坝(汤杰说过打仗要挖壕沟蓄水),把河里的水、天上的雨水都存起来!
旱时放水浇田,禾苗就不会渴死,要派兵看着,不准坏人捣乱!
第三条:找水脉,挖深井!
让懂看水的人(像于师傅那样有学问的)到处找地下水,打深深的井!
旱得再厉害,深井也有水喝!
第四条:种耐旱,不挑嘴!
找那些不怕旱、长得快的庄稼(比如下西洋的人回来说过的西洋番薯?),让老百姓多种!
好养活,收成多!
第五条:减赋税,活民力!
灾年来了,官府少收点粮食钱(父皇说过这叫蠲免),让老百姓喘口气,有力气干活自救!
第六条:以工代赈,活路开!
官府组织灾民修水渠、挖水井、铺路!
干活就给饭吃,给点工钱!
不能光等着粮,要让他们干活自救!
(这条是他听于谦和驿丞聊天时记住的词,觉得很有道理)
第七条:查贪墨,清仓鼠!
派厉害的大官(像左鼎一样不怕死的)去查粮仓!
谁敢偷吃“松子”
(贪污救灾粮),砍他的头!
抄他的家!
把粮食还给百姓!
第八条:报灾情,不许瞒!
地方官看到旱了、涝了,要立刻快马加鞭告诉父皇!
敢瞒着不报,让灾情变大,罢官!
坐牢!
稚嫩却一笔一划异常认真的字迹,铺满了粗糙的麻纸。
朱见沥写完了最后一条,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小心翼翼地将本子合上,贴身藏好,这才带着一丝满足和疲惫,蜷缩在土炕上沉沉睡去。
窗外,那只勤劳的小松鼠似乎存够了粮食,消失在夜色中。
而紫禁城,乾清宫的书房内。
朱祁镇端坐在御案后,手中拿着那份字迹稚嫩却异常工整的《救灾防灾八策》。
他看得很慢,很仔细。
当看到第一条“学松鼠,广积粮”
时,他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忍俊不禁的笑意。
这孩子…观察倒是细致入微,比喻虽稚拙,道理却最是朴实根本!
他继续往下看,越看,眼中的笑意渐渐被凝重和深思取代。
修水利、打深井、种耐旱作物、蠲免赋税、以工代赈、严查贪墨、畅通言路…一条条,一款款,虽然行文简单,甚至有些地方用词不够准确(比如“砍头”
显然过于儿戏),但所涉及的方向,无一不是切中时弊、关乎国计民生的要害!
尤其是“以工代赈”
和“严查贪墨”
两条,更是出了朱祁镇的预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