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前路漫漫荆棘密布(4 / 4)

加入书签

打草惊蛇,只会让这张网缩得更紧,藏得更深!

届时,我们非但查不到根子,反而会让驿站上下人人自危,更加懈怠,甚至可能……引局部骚乱,彻底阻断我们回京的道路!

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汤杰被于谦的话憋的脸通红,梗着脖子,却也知道于谦说得在理。

他满腔怒火无处泄,只能狠狠瞪着摇曳的烛火,仿佛那就是那些看不见的蠹虫。

朱见沥的小手紧紧攥着衣角,他明白了,这驿站之弊,不是简单的贪腐,而是一个早已嵌入帝国肌体、与无数人利益捆绑、甚至可能危及国本的巨大毒瘤!

父皇登基以来,杀贪官无数,人头滚滚,可这毒瘤却依然在暗处滋长蔓延。

父皇的雷霆手段,似乎并未触及这深藏于体制之中的痼疾。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这感觉比看到旱灾肆虐的土地更让他窒息。

“那……那难道就眼睁睁看着?看着驿站继续糜烂?看着驿卒困苦?看着百姓被盘剥?父皇力行的考成法不就成了笑话了吗?”

朱见沥的声音带着哽咽,还有理想碰壁后的委屈与不甘。

“殿下心系黎民,明察秋毫,此乃社稷之福。

此事非不可为,但需谋定而后动。

殿下此行所见所闻,皆是宝贵的实证。

臣请殿下,将沿途所记,所见驿站之破败、驿卒之困苦、乡民之怨怼,以及那些驿丞驿卒的言行,尤其清水驿老驿丞的哭诉,务必详详细细,分门别类,一一记录在册,不可遗漏任何细节。

这份记录,远比汤将军的刀,更有力量。”

于谦看着小皇子眼中倔强的光芒,心中既感欣慰又充满忧虑。

“回到京城,殿下可将此册亲自呈于御前。

陛下圣明烛照,自有决断。

届时,殿下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实情,便是刺破这张巨网最锋利的矛!

臣等,亦会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为殿下所见之实情张目!

此事,急不得,但也……拖不得!

需以实情为根基,徐徐图之,方能斩草除根,而非仅仅剪其枝叶。”

朱见沥闻言,用力的点了点头,仿佛接下了千斤重担:“于师傅,本王明白了。

本王会记下来,全都记下来!

每一处驿站的样子,每一个人的话,我都会写清楚!”

说干就干,他立刻起身,走到桌案前,郑重地摊开那本已记录了不少内容的本子,拿起笔,就着微弱的烛光,开始奋笔疾书。

小小的身影在墙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专注与坚韧。

汤杰看着伏案疾书的朱见沥,粗声粗气地道:“行,殿下您写,写仔细点,等回了京,末将就守在殿下身边,看哪个不开眼的敢跳出来搅和!”

他心中那股对自家不成器儿子的怒火,此刻也化作了对小皇子的一份守护之心。

窗外,陕北的夜风呼啸着掠过破旧的驿站房檐,出呜咽的声响,仿佛在为这片饱受天灾与人祸双重蹂躏的土地悲鸣。

驿站之内,烛火如豆,一个年幼的皇子正用他稚嫩的笔触,试图撬动那积重难返、盘根错节的庞大黑暗。

前路漫漫,荆棘密布,但一颗名为责任与变革的种子,已悄然在这寂静的深夜里,破土萌芽。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