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举国欢腾与暗流汹涌(2 / 4)

加入书签

/p>

他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指节微微白。

良久,朱祁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中居然还带着一种被“逼至墙角”

无奈:

“胡爱卿……”

他叹了一声,似乎想说什么,又顿住了。

目光扫过殿中群臣,最后又落回胡滢身上,眼神深处,只有胡滢能读懂那里闪过的一丝极快、极隐蔽的赞赏和“时机正好”

的锐利。

“唉……”

朱祁镇又是长长叹息一声,“爱卿何至于此啊,何至于此啊!

你乃四朝老臣,功在社稷,朕……朕岂忍见你如此自戕于殿前?”

随即,他看向身旁玉阶下侍立的侯宝:

“侯宝。”

“奴婢在。”

侯宝赶紧躬身。

“将胡老尚书的奏折……呈上来。”

“遵旨。”

侯宝小心翼翼地接过胡滢手中那本沾着点点血迹的奏折,又快步返回,恭敬地双手呈给皇帝。

朱祁镇接过奏折,并没有立刻翻开,而是看了看武将一班。

英国公和成国公因为年事已高,如今退居二线,轻易不上朝,如今武将一班现在皆以樊忠这位四朝大将为,如今他也是四十有余。

“皇上,臣也有本启奏。”

樊忠出班,手捧一本奏折跪下道。

“臣,请皇上册立皇长子吴王殿下为我大明储君。”

还不等群臣反应过来,樊忠身后的李隆、杨洪、范广、王天云、雷战等一众新锐帝党武将齐齐跪下,轰然道:“臣等请皇上册立皇长子吴王殿下为我大明储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王殿下英明睿智,仁孝宽和,有皇上当年之资,臣恳请皇上册立吴王殿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李隆大声道。

接着,杨洪、范广、王天云、雷战等也纷纷出声支持。

声音如炸雷般在奉天殿内响起,一旁的文臣都懵了,今天这是怎么了,先是那老不死的胡滢,又是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武夫,他们跟商量好的一样,难道胡滢和这帮武夫串通好了?

殿下文臣的表情,朱祁镇尽收眼底。

这戏本就是他导演的,胡滢只不过是他推出来试探的棋子,而武将们则是助推剂罢了。

他要的不仅仅是册立太子这么简单,他要的更是想看透这几年朝堂上隐藏的暗流。

“胡爱卿和诸位将军所奏……”

朱祁镇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字字泣血,句句……皆是为我大明江山社稷着想!”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群臣,尤其在王直等面露惊愕的人脸上停留了一瞬:

“立储之事,关乎国本,朕……思虑已久,吴王,朕之长子,皇后嫡出,天资粹美,仁孝谦和,勤学上进,朕心甚慰!

胡爱卿与诸位将军今日披肝沥胆,以死明志,非为私心,实为天下计!

朕……岂能再寒了忠臣之心,负了祖宗之托?!”

朱祁镇的声音陡然拔高:

“朕意已决!

立皇长子朱见沥为大明皇太子,入主东宫!

着礼部、钦天监择吉日,行册立大典!”

“吾皇圣明!

万岁!

万岁!

万万岁!”

胡滢用尽全身力气,以头抢地,激动的老脸通红。

那声音里,充满了“死谏得成”

的狂喜和解脱,更充满了对皇帝“从谏如流”

的无限感激。

紧接着,殿内支持立储的官员们如梦初醒,纷纷跪倒,山呼万岁。

那些原本反对或犹豫的官员,包括辅王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