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时机已到求票求票(1 / 2)

加入书签

店主正缺倒苦水的人,忍着一肚子怨气不好受,索性就把事情说开了。

汴京居,大不易。

商籍虽不用交两税,可人头税和正役那是逃不脱的,正役之外还有朝廷的“和雇”

跟“和买”

像他这样的,全家一年要交三贯的免役钱。

人头税成人一口三百文,小孩一口一百五十文。

朝廷要扎花灯,每年要自带干粮白干一个月,虽说官家是给了赏钱的,可根本落不到自己手里。

更可恨的是“和买”

,自家凭着手艺做了漂亮的花灯,就指着卖给大户和富商。

偏偏有宦官内使借着宫中和买的名义,多拿多占,转手就去卖给大户,自己却没了生意。

平日只能靠扎一些不怎么赚钱的照明提灯,勉强度日。

王相公的新法是好的,可惜不该借给自己这样的人,借了钱也没处生,到了日子根本还不上利息。

听完店主的诉苦,李长安心里一惊,难道青苗法一落地就开始坑人了么?

要是这样,自己可就不能再玩“躬耕南阳”

的戏码,等老王把人心祸害完了,自己的实验做不做还有什么意义。

人心啊,再差的共识也是共识,等着全面破裂,那真的要“引金入寇”

了。

“你意思是说,上面本意是好的,下面执行坏了?”

店主委屈巴巴的,眼里噙着泪,懦懦的点头。

诶!

多好的老百姓啊。

“本来青苗法规定,凡城中小贩及手工业者,五户作保,缺钱者自到县府衙门申贷,数目不过十五贯。

“可咱们东厢城的判官说要大力纾困,强借每户五十贯,还加了半成的跑腿钱”

店主絮絮叨叨的,把衙门怎么催贷,怎么强借,从头到尾又描述了一遍。

李长安有点傻眼,自己已经逆练《马经》,玩起了就业贷,彻底不要脸了,没想到这世上还有高手。

专把钱借给有资产的商户,擎等着白捡半成的好处。

果然,要财,还得当官啊。

“好,看你可怜,便帮你出上一招。

“这花灯的生意你是别做了,衙门里没人,顶不住和买,干的越多赔的越多。

“既然手艺不错,那我给你介绍个别的门路。

“以后专做祭奠用品,还卖给大户挣钱!”

店主一听,这没道理啊,自己是做喜庆物什的,咋能做死人用的东西。

李长安接着介绍,“咱大宋重生重死,汴梁四圈有几十万坟头,西北西南有诸多贵人陵墓。

四时祭扫,不得弄上一点贡品么?牛羊猪肉,馒头水果,这些虽然实在,却显不出心意。

你这样,再这样”

说完了,店主仍是没开窍。

“道长所说虽然有理,可万一朝廷还来和雇呢,到时候手艺生疏了,岂不是要被罚银?”

小苏迈撇了撇嘴,斜着眼睛鄙视店主:“人家做喜庆的,谁还来招你这一身晦气,笨死得了!”

噢!

店主的眼睛终于亮了,原来如此!

从店里出来,广孝身上多了好几盏漂亮花灯。

李长安突然打趣道,“你可别被衙门的捕头看见,到时候少不了一顿板子。”

广孝稀奇,自己就拿个灯笼,又害着谁的事了,凭什么打自己。

苏迈开始也没琢磨明白,走了十几步路才猜透,脸上得意洋洋,准备回去把这笑话讲给老爹听。

“舅舅,舅舅!

咱们今天出来,就是你说的猎人日常么?去行会是布任务,去花灯店是领取任务?”

嗐,这孩子啊,知识学杂了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