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孤家寡人(3 / 4)

加入书签

生病,真正和赵祯相处的时间,实在是少得可怜。

仔细的打量了赵祯一番,杨太妃的脸上满是心疼。

不知不觉间,她的眼中甚至开始闪着泪花,口气也带上了一丝埋怨。

“我早就跟太后娘娘说,不该答应你的,那灵堂里头那般苦寒,待了这么多天,看看这脸色憔悴的……”

这种话,满宫上下也就杨太妃敢在刘娥的面前说了。

相对于杨太妃此刻的激动,刘娥倒是沉静的多,笑道。

“官家对先帝一片孝心,自请守满二十七日丧服,如今宫内宫外,皆是赞颂官家纯孝之言,大臣们都说,有此君上,实乃社稷之福也。”

闻听此言,杨太妃这才住了口,她只是心疼赵祯,但并非不识大体,既然涉及到朝堂,她不便多言。

于是,拿手帕擦了擦泪,杨太妃便伸手示意了一下宫人上菜,道。

“也罢,守丧之事已了,接下来的日子,可得好好养着……”

杨太妃一边指挥着宫人一盘盘的往桌上端菜,一边时不时的还给赵祯夹上几筷子,又继续开口,对赵祯道。

“这些日子,你要守孝,吃的都是些薄粥疏食,如今虽然除服,却不敢骤然进太过油腻之物,所以只命人做了些温补的药膳,你先养养脾胃,过些日子养好了,小娘娘再给你做最爱吃的蜜饯果子。”

眼瞧着自己面前的碟子没过片刻便已经满满当当,赵祯心中感到一阵温暖的同时,脸上却不由露出一丝苦笑,道。

“小娘娘,够了,够了……吃不下这么多……”

见此状况,刘娥也笑着道。

“杨妹妹,明日官家还要坐朝,晚间不宜太饱,万一明日闹了肚子,才是在群臣面前出笑话呢。”

“对了,还有那蜜饯果子,御医早就说过,吃多了会生痰,官家年纪还小,不能多吃……”

听着刘娥苦口婆心的嘱咐,杨太妃偏了偏头,显然是听了很多遍了,于是立马道。

“太后娘娘说的是,妾知道了……”

听到这敷衍的口气,刘娥就知道她压根没听进去,心中除了无奈,也没有别的办法……自己这个姐妹什么都好,就是对孩子,过分溺爱了些。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初她之所以放心的把赵祯交给杨太妃照顾,看重的也就是这份全心全意。

和这份心意相比,稍稍有些溺爱,也就不算什么了。

这副场景,显然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赵祯坐在一旁,看着刘娥和杨太妃宛如寻常家人一般拌嘴,心中也不由生出一丝温馨之意。

许是真的因为明日要坐朝,所以,刘娥的确对赵祯看的很紧,估摸着他吃了个七八分饱,便命宫人将膳食都撤了下去。

见此状况,杨太妃稍一犹豫,也站了起来,道。

“天色晚了,明日官家有朝会,想必太后娘娘还要话要交代官家,妾就不多待了,等过几日,朝局平稳下来,妾再过来看官家。”

随着杨太妃告辞离开,赵祯也打起了精神。

温馨的家庭聚会结束,那么接下来,自然就该谈正事了。

果不其然,带着赵祯来到正殿坐下,刘娥便从面前的案上拿出两份札子,命人递了过来。

“这些日子,官家虽在灵堂守孝,朝中的政务却不能停,先皇临终前,让大娘娘和你一同处分政务,但具体如何做,宰执大臣们提了两个法子,到底选哪个,大娘娘想和你商议一下。”

赵祯点了点头,接过札子,便细细看了起来。

后宫之人不能直接和朝臣见面,这是规矩。

所谓垂帘听政,也只是笼统的说法,政务处理的具体流程,牵扯到方方面面,自然要细细确定。

之前拟制的时候,虽然王曾坚持写成,皇太后权兼处分军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