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蠕动般的进步五(2 / 3)
……什么,能卖多少?”
李童山连江浙这个词都没听说,说都说不对。
“江浙是江苏和浙江。
是在咱们山东南边。
那边有几千万人,就算一百个人里头有一个人买咱们造的料,也能卖十万件。”
“哼哼!”
李童山不以为然的冷笑起来。
“李大哥,你就当你信了俺的话。
咱们没黑没明的干,一年能造多少料。
能造一千件么?就算江浙那边只买一万件,咱们也得干十年。
十年后的事,谁能知道呢。”
李童山又沉默了。
霍崇也不催他,只是觉得自己太高看这时代的人了。
张店在淄博,连个县城都不是。
指望这里一个土作坊的作坊主知道江浙这种地理上的知识,对这时代的人是太高的要求了。
想到这里,霍崇尝试从土作坊作坊主的角度看问题,突然就明白了李童山期待什么,又在害怕什么。
于是霍崇问道:“李大哥。
俺知道你信不过俺,俺怎么做才能让你信俺。
你说个道道。”
李童山立刻答道:“俺现在不能给你做料。
你要是想自己做,俺得派个人来。”
看来李童山早就想好了他的底线,霍崇果断答应:“中!”
“细料钱,你得先给俺。”
霍崇马上开始讨价还价,“你得先说多少钱。
太高,俺也答应不下来。”
第二天晚上,李童山带了个小工,推着一辆被细料压得吱嘎作响的独轮车到了霍崇家门口。
霍崇早就准备好接应,赶紧把东西卸下,把李童山他们请进来。
这次霍崇也不含糊,把点了蜡烛的矿灯放到正厅,屋里登时就亮堂起来。
可比油灯强多了。
李童山仔细打量着这不规则的灯罩一阵,忍不住苦笑起来,“霍兄弟,你还说你没烧过料。
这料比俺烧的都好。”
“没有李大哥给俺的料,俺烧个屁。”
霍崇笑嘻嘻的答道。
李童山没回答,盯着琉璃的灯罩看了好一阵才扭回头说道:“霍兄弟,这做的再规整点,就能卖。”
“李大哥能找到买家?”
霍崇登时就有了兴趣。
“嗯。
霍兄弟,你能烧的规整么?”
“俺只能尽力。
烧成啥样,看命。”
“你先烧着,能做好,俺就问问。”
于是,霍崇家的院子里天亮后又升腾起熔炉冒出的烟。
师弟们摇动着转轮,通过吱呀作响的传动装置鼓动皮质鼓风器,将更多空气输入熔炉里。
李童山的细料在坩埚里逐渐熔化,铁质传动装置带动的铁棍在坩埚里不断往复搅拌。
尽力让熔融的细料能彻底搅拌均匀。
终于,第一锅琉璃烧出来了。
李童山的小工一直瞪着眼看霍崇他们干活,看到坩埚中红热的琉璃液体,更是凑上来。
铁牛不高兴的挡在小工前面,霍崇笑了笑,也不说话。
前几天自己已经竭尽所能敲出一块尽可能平整的铁板,之前那个灯罩做的七歪八扭,除了没经验之外,没有平整的铁工作台也是个重要原因。
铁管已经准备好,霍崇拿着这根长长的东西蘸了琉璃浆,就开始吹制器皿。
经过十几次失败,第一个酒瓶形状的物件终于做了出来。
霍崇只觉得精疲力竭,倒是师弟师妹们第一次见到,都拿着瓶子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在众人欢喜之时,霍崇瞥见李童山家的小工看了一阵明显比李童山制作的琉璃澄清许多的瓶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