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纪律的目的三(3 / 5)

加入书签

初一登基便开始通过各种举措打击和消除朋党。

雍正的手段之一就是秘密立储。

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发布了一份著名的上谕:建储一事,理宜夙定。

去年十一月之事,仓卒之间,一言而定。

圣祖神圣,非朕所及。

今朕亲写密封,缄置锦匣,藏於正大光明匾额之后,诸卿其识之。

自此确定了‘秘密立储’。

手段则是写好了储君的名字,藏於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说完,陈铭泰正色说道:“这手段雍正用得,霍先生看来得多娶些女人才行。”

高庞不知道怎么应对这话。

霍崇并非好女色之人,当然也不是好男风。

就高庞的观察,霍崇或许是很想自己教育皇子,却觉得力不从心。

倒不是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这么感觉而已。

正在想,就听陈铭泰继续讲述。

雍正皇帝初一登基,将任命了皇八子胤禩、皇十三子胤祥,大学士马齐和张廷玉为总理事务王大臣。

其中,除了胤祥为自己的坚定支持者外,皇八子胤禩和马齐都属于“八爷党”

,张廷玉在“九王夺嫡”

事件并未进行公开站位,所以初初登帝位的雍正皇帝政治势力非常薄弱。

雍正当时在朝中处于相当孤立的不利境地,除了胤祥和隆科多,满朝的文武大臣中竟找不出可以信赖的得力助手,这与胤禩、胤禟等人得到众多重臣勋贵的支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毫无疑问,胤禩等人组成的皇室朋党,已经严重威胁到了雍正皇帝的地位和权威。

面对如此境地,雍正皇帝也倍感焦心,雍正在日常批老八的时候,也有对下面的人发出消息。

应该是想得到下面官员的认同。

朕受皇考付托之重,临御以来,于国家政务,悉心办理,联自揣精神力量,可以经理有余。

惟于弟兄之中,此数人万难化诲,既不感恩,又不畏法,使朕心力俱困。

所以雍正的手段有二,首先是文字狱。

其次是密折制度。

讲述完之后,陈铭泰做了个大概评价。

霍崇的手段与雍正说法不同,其实目的一样。

霍崇要建立以政治理念为核心的华夏朝廷,霍崇要建立定期学习的制度。

两者中前者是建立一个明确标准用以界定,朋党们无一例外都是为了利益,华夏朝廷的政治理念是为人民求解放,自然是反对朋党的私利。

至于学习班制度,第一要讲纪律,第二要把理念与案例拿出来讲。

这些都能让朝廷本身在保密与统一思想上得到促进。

最后陈铭泰又按照之前那般给了个评价,“霍先生果然是要将马上治天下坚持到底。”

高庞已经不像以前那般敬畏老师,听老师这么讲,就笑道:“老师还是这么看不上么?”

陈铭泰摇摇头,“不是看不上,只是我一直认为霍先生是在这么做。

我其实并不赞成。

不过最近看来,霍先生的手段非同一般。

至少比历朝历代都向前进了一步。

我以前说过,想看看霍先生怎么搞盐政。

本以为霍先生折腾几年,又重蹈覆辙。

不成想霍先生竟然一年就解决了几百年盐政的腌臜破事,着实令人佩服。”

高庞赶紧劝道:“老师,我之前就想请你出来做盐政。

现在能请老师出山么?”

陈铭泰想了想,一时难以决断。

最后只能说道:“我的理念与霍先生大大不同,虽然盐政之事,霍先生令人耳目一新。

不过百万漕工又该如何?江南百姓们受益甚广,可天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