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礼部尚书四(2 / 5)

加入书签

的成本还是那么点,这价格暴涨就意味着有人在里面瞎搞。

高庞精疲力竭之际,脑子里就冒出要把这位给解职的念头。

身为江浙总督,高庞这个权限还是有的。

解职之前,高庞先把本地工商管理厅的厅长请来。

谈了片刻,高庞赫然发现,这位山东籍的厅长竟然对于丝绸价格暴增是同样的不满,认为有人在瞎搞。

高庞立刻不敢轻举妄动。

如果只是把物价局的某位态度坚定的人员调整岗位,高庞凭借职权能做到。

然而把浙江工商局的一把手给撤掉,高庞就不能这么轻易干。

无奈,高庞苦思冥想,决定先找出能支持高庞想法的人。

就召开了一次规模较大的会议,然而不管高庞怎么说,下面的人普遍认为是有商人囤积居奇。

甚至是清楚朝廷规划的官员也在保持强硬态度,认为决不能纵容这些商人胡搞。

高庞这次是真的惊了。

等会议结束,高庞就把几个他以为能够通情达理,却在会议上表现出强硬态度的干部。

这私下一问,干部们欲言又止。

高庞知道让他们说实话可不容易,索性把霍崇的手段拿了出来,“陛下说过,人若是只讲道理,那是空谈。

空谈么,就是要说好听的。

一旦追求到具体利益,必然是个个面目丑恶。

我不怕这种丑恶,我就想问问,大伙之所以那么讲,到底是落在什么利益上!”

见高庞如此认真,这几人才说了实话。

原来大伙不是不知道朝廷政策,而是非常清楚。

这份清楚的认知就导致了一个结果。

既然丝绸销售是控制在朝廷手中,一旦商人们供货价格提升,朝廷就少赚了。

所以工商部门才如此坚定的维持着共同态度,丝绸购买价格不能涨。

高庞一时无语。

他原本觉得既然是反商的态度,很可能是不理解商业。

现在高庞却不得不承认,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只要关乎自己的利益,大家都很清楚利益来自何处。

落到兜里的好处才是好处,如果被别人赚走了,就等于是自己吃亏了。

果然是简单纯朴又实事求是的看法!

这下高庞无奈,如果使用职权的话,总督甚至可以把整个工商部门都给换了。

然而换掉之后呢?便是政策推行成功,高庞也要面对这么多的反对者。

而且反对者们并不认为自己错了,官府费了这么大劲才打通的商路,凭什么给商人赚了钱去。

如果高庞采取那样的手段,自己的官位也差不多要完蛋。

心中郁闷,高庞也找不到人倾诉。

憋屈了两天还没办法,他不得不去江对面见了岳父陈铭泰,把这些郁闷讲给陈铭泰听。

陈铭泰是个很好的听众,至少在他认为可以听的时候。

等高庞说完,陈铭泰呵呵一笑,“马上治天下就是如此。

你看当年朝廷为了敛财,盐政不就搞的一团龌龊。

既然朝廷要推行这般政策,官府如何做,就看能否让大伙都得了好处。”

高庞叹道:“这等事非此即彼……对了,按照……陛下所说,这就是零和游戏。

有正就有负。

怎么可能让大伙都得了好处。”

陈铭泰其实也没什么办法。

这等事情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

汉代召开了盐铁会议,最终确定了盐铁专营的思路。

之后各朝各代都是针对盐铁生产的调整,本质都是朝廷垄断利润最大的买卖。

现在霍崇提出增加进出口贸易,还要把丝绸产量增加十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