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礼部尚书十七(1 / 5)

加入书签

“……吕后乱政,是因为吕后破坏了非刘姓不能封王的规矩,而非吕后大权在握。

身为太后,当政乃是天经地义之事。

武则天就没犯这等错。”

“正是!

历朝历代,被称为圣贤的太后与太皇太后,哪一个不是大权独揽。

仁宗的养母刘太后,更是如此……”

高庞听着书院先生们讲述着钱清就该嫁给霍崇的理由,心中感觉不是那么对劲。

单纯从利益和道理上讲,霍崇娶了钱清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是理所应当。

霍崇是皇帝,钱清乃是武将之首。

两人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霍崇眼瞅着五十岁。

只要钱清能给霍崇生下儿子,便是霍崇归天,只要太后钱清临朝,天下照样安如泰山。

拿吕太后与钱清相比,钱清的实力可是远在吕太后之上。

高庞甚至在心里做了个推演,如果那样的局面发生了,一众武将们会不会有反意。

左想右想,高庞也看不到有什么造反成功的可能。

且不说钱清自己本就是个出色的统帅,一众山东老兄弟们不敢也不会造反。

王朝最危险的时代就是初期与晚期,钱清与霍崇的婚姻乃是保证华夏朝能够安然度过前期危险的保证。

毕竟钱清还不到30岁。

就算钱清只能活到60岁,三十年后天下大定,谁还敢造反。

霍崇这样的家伙并非是任何时代都会出现,而且高庞也有信心。

即便真有霍崇这样的家伙,在华夏朝廷治下,这样的家伙肯定也能飞黄腾达,封侯拜相。

就高庞所知的过往,霍崇起来造反完全是因为霍崇看透了雍正尖酸刻薄的个性。

如果雍正是个宽厚之人,事情就不会走到今天的地步。

若是雍正当年能起用霍崇,只怕满清还能得到一位……

想到这里,高庞突然觉得自己很可笑。

如果霍崇在满清当了大官,高庞自己就先没了机会。

所以从高庞的角度,霍崇造反还是对高庞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呵呵。”

高庞忍不住笑出声。

见到江浙总督高庞发笑,以前的先生们都不吭声,小心的看着高庞的神色。

高庞见状,心中就有些鄙夷。

却还是尽量尊重的让这帮先生先回去,至于先生们的心意,高庞表示已经明白了。

等先生们离开,陈铭泰叹道:“高庞,你可是觉得这些人是趋炎附势么?”

高庞叹道:“我觉得他们这么做没错。

谁不想出将入相,谁不想在新朝建立之时获得一个能与国同休的地位。”

陈铭泰看着自己的学生兼女婿,心中百感交集。

这么多年过去了,高庞看着还是没什么变化。

当年高庞往好了说,乃是心怀天下,为了理念不惜一切。

往不好了说,高庞读书读傻了,一个区区秀才,就敢以圣人之道的继承者自居。

竟然以为自己能够改变天下。

可命运就是这么滑稽。

高庞这种性格与坚持,在承平年代便是不至于死无葬身之地,起码也得郁郁而终。

可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他就能趁势而起,在这天翻地覆的时代中拥有一席之地。

然而高庞毕竟是高庞,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别人视为珍宝的权位,在高庞看来并不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

高庞依旧是那个拥有理想的家伙,甚至不惜为了理想而付出已经拥有的一切。

自己作为老师和岳父,非得让高庞明白世间的事情并非这么随心所欲。

“高庞,你为何不支持这门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