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天地有正气立畤封圣(1 / 5)

加入书签

,秦草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

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内史腾望着厚厚的竹简,喃喃开口。

他心里有个预期目标,能达到三十石便足够了。

这是红薯首次大规模种植,皆是由黔首耕种和卓草并无关系。

这种情况下产量下跌,那都是很正常的事。

皇室也有耕地,在骊山有片温泉地甚至能在冬季种植,供给冬季绿菜。

因为由专门的官吏负责,往往产量也会更高。

论条件,黔首怎么耕种也比不得卓草深耕细作的产量。

祥瑞亩产几何?

来的路上,这问题他问卓草不下五遍。

每次卓草都只是摇摇头,也不回答。

他哪知道?

作物产量与很多方面都有关系,温度湿度乃至肥料。

他估个五十石,算是基于他在秦国耕种这么多年的经验。

“唉,少了少了……”

卓草深深的叹了口气。

按他预估,怎么着也得过五十石来着。

结果倒好,最多的就是四十九石!

丢人呐!

卓草听说后世有大规模种植红薯的,甚至能做到亩产万斤。

这时候肯定没法比,按他的预估怎么也该比五十石多点。

“这……这还少?”

李斯红着眼,只想掐死这装逼犯。

在他们看来有此产量,已是极其不错。

人不能贪心,现在粗算已有五十石的产量。

就算按卓草轮耕的法子,两三年后再也不必担心粮草的问题。

从古至今,吃饱饭其实也就那几年。

顶尖勋贵不差这口吃的,可他们要打仗开疆辟土就得要粮食。

而且没人能保证来年不会有洪涝干旱飞蝗,他们想的就是储存多多的粮食。

秦国曾下发过份文书,说是黔首得储存两年以上的粮食才不会饿肚子。

各地还都兴建粮仓,郡县级的万石一积。

栎阳两万石一积,咸阳仓十万石一积。

秦始皇的决策自有其用意,如果各地打仗需要粮草,则能就近调遣。

这年头运输粮草需要用到民夫刑徒,在路上就会消耗大量的粮食

内史腾揉了揉泛红的眸子,声音都已沙哑,他这是喊得。

这是属于他管辖的地区,看着伏荼亭红薯大熟,产量还这么高。

那么,别的地方呢?

按他预估,伏荼亭的产量会超过十万石!

光收税都能破万!

比先前一县田税都多!

“卓君,我看你似乎并不是很高兴?”

“没有。”

卓草转过头来,“侯生,快快过去。

频阳县令昏过去了,你赶紧过去瞅瞅。”

“唯!”

侯生忙的是满头大汗。

他现在算明白为何卓草要带他来了,本以为是让他沾点祥瑞的仙气。

没成想,带他是救人来了。

就这短短半个多时辰,因为激动倒地昏厥的就有五人。

甚至有在田圃内嚎啕大哭到抽搐,甚至是口吐白沫。

按律来说这样的人是要被抓走的,只不过今天情况特殊就没追究。

这些人一一被秦始皇用小本本记下,以后不能重用。

激动可以理解,激动到失去礼节状若疯癫就算了。

他不否认红薯的价值,但作为官吏就得要有泰山崩于前面不变色的气度。

还有很多伍卒,都暗暗摸着眼泪。

他们也有亲眷以耕种为生,家家户户都是苦过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