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朝堂之刺(2 / 3)
满是贪婪和好奇。
“嘿嘿,”王德发被他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取悦了,“那地方,大得很!也隐蔽得很!以前是个废弃的皇陵地宫,让哥哥我给盘下来了。冬暖夏凉,还干燥!别说你那点破盐,就是往里头囤上十万石粮食,都神不知鬼不觉!”
十万石粮食!
钱老板的心脏猛地一跳,脸上却依旧是那副憨傻的模样,他竖起大拇指,满脸崇拜:
“王爷!您……您真是我的神仙哥哥!这路子也太野了!能……能不能让小弟也跟着沾沾光?我出钱!我出大钱!”
“再说,再说!”王德发被捧得飘飘然,摆了摆手,“今儿先喝酒!来,喝!”
又是一番推杯换盏,王德发烂醉如泥,被下人抬着回了府。
钱老板也醉醺醺地被伙计扶着,离开了聚金楼。
只是,一走出那扇朱漆大门,他那双原本迷离的醉眼,瞬间变得清明无比。
他不动声色地塞给扶着他的伙计一枚金叶子,低声吩咐了一句。
伙计点点头,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夜色里。
顺着这条线索,月影阁的人很快便在京郊一处极其隐蔽的山谷里,找到了一个巨大的粮仓群。
这里的守卫,远比一般粮仓森严。
一名擅长易容的探子,扮作送菜的农夫,混了进去。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粮仓里堆积如山的,并非寻常的米粮,而是西北军中专用的,混有豆类和肉干的军粮!其数量之庞大,足以支撑三万大军整整一月!
而在粮仓最深处的密室里,探子找到了他此行的最终目标——一本被锁在铁箱中的,秘密账本。
账本上,详细记录了每一批军粮的来源、数量,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虚报损耗、以次充好等手段,从边关的军需中被扣下,再辗转运回京城,囤积于此,只待粮价高时,再以“陈米”的名义,卖给那些发战争财的粮商。
每一笔交易的背后,都有一个清晰的印鉴——摄政王府私印。
这是铁证如山!
三日后的深夜。
凤仪宫寝殿的窗台,依旧开着一道缝。
一只同样由沉香木雕刻而成的小鸟,被一只苍白而修长的手,悄无-声息地放在了窗台上。
这只鸟的形态,是鹰。
鹰的口中,衔着一卷用蜡封好的,比发丝还要纤细的纸卷。
苏瓷从榻上起身,走到窗边,取下那卷纸。
她用指尖的温度融化蜡封,展开纸卷。
上面没有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