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 观舟之宴下(2 / 3)
用事的时候千万不要动手,动手的时候千万不要意气用事。
明年我一定补偿’。”
“武士回到萨摩的老家后,回到家中,发现妻子居然和其他男人睡在一起,武士一怒之下拔出刀想要直接上去杀死奸夫淫妇。”
“但是武士想到渔夫的话,收起刀。
走近一看,才发现是自己的老母亲担心自己的妻子,于是穿上男装替他看门。”
“武士不由得感激渔夫的提醒,在第二年回琉球的时候,渔夫已经带着本金和利息等候他多时了。
武士执意不要渔夫的钱,于是二人就用这笔钱建立一座小神社,那便是兼城的‘白银堂’了。”
赵彦昊听着只觉得耳熟,不知从哪里听过类似的故事。
不过倒也一时兴起,便也讲了几个假托背景为宋朝的《聊斋》里的故事,又混夹着几个假托是澳洲行在旧事的都市传说,比如改成深夜搭乘公共马车的“消失的乘客”
。
即便是听不懂普通话,几个琉球高官也在通译的转述中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应和着点头,通过翻译附和着赞扬几句“大人真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
随后最后一道菜“东道盆”
,只见宫女们摆出一个六角形的朱色“豚血下地”
的漆器攒盒,盖子上则是十分华丽的螺钿的凤凰图案。
赵彦昊打开攒盒,发现攒盒周边被均匀的平分成六格,六个小格中分别盛放着不同风味的饭菜。
有浇上酱汁的粉蒸芝麻里脊、有些类似零食小麦卷的油味增馅儿的“泡泡”
(饽饽)、甜不辣、猪肉馅儿的海带卷、炸田芋片以及苦瓜天妇罗。
攒盒中心又单独被隔出一个小小的六边形空间,摆放着琉球御厨卖弄刀工,特意切出螃蟹般的花边并且上染成红色的墨鱼片。
此外还有解酒茶,以及蜂蜜鱼糕、对虾、香菇、鸭儿芹等组成的“大平”
。
“琉球也有‘昆布’?”
赵彦昊有点吃惊,这年代跑北海道的北前船还不知道在哪里,居然能在此看到海带,“此物莫不是虾夷地所产?”
“大人高见,”
蔡坚有点冒汗,这大宋使者求知欲早已超过他的知识储备,只好尴尬一笑回答道:“这干昆布乃是随朱印船流入琉球,极为罕见,还望大人一尝。”
海带,又所谓昆布,虽然是如今最常见和廉价的海产品了。
在许多地方的海滨,到收获季节甚至可以直接在海滩上去捞取。
但是在17世纪,在整个东亚海域是看不到这种巨大的海藻的。
因为海带属于亚寒带藻类,是北太平洋特有地方种类。
大多数具有经济价值的海带多分布于日本海沿岸和北海道等高纬度地区的沿海地区。
一直到20世纪,才开始陆续引种到朝鲜半岛的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
继而扩散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地。
在赵彦昊所处的时空里,不论是中国还是琉球,都是看不到海带的。
在另一个时空里,中国是五十年代开始才突破了人工养殖技术,大范围养殖海带。
在此之前,这种在工农业上都很有用处的海藻,都是从日本和俄罗斯进口来得。
琉球宴席上的昆布自然是从日本进口来得。
当然,即使是日本,海带也不是寻常之物,毕竟这个时候海带的最大产区之一北海道严格意义上说还不是日本的领土。
作为一种裱物,还是颇为珍贵的地方特产。
蔡坚见这位天使对食材颇为感兴趣,便又端起一碗似米非米的甜粥:“此乃亚齐、婆罗洲一带所产西国米,虽似米,实为西国椰子树干内所产之粉,加水检净而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