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安抚使的抵达上(2 / 3)

加入书签

作用的“门面”

所以规模不必太大,建筑也无需过于宏伟。

但是要有足够的舒适性--毕竟需要接待来那霸的元老。

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文化功能”

所以他设计的公署概念图上除了必备的办公和住宿空间之外,还设有可兼做小剧场的“宴会厅”

;一个附带讲学功能的,藏书三千册的小型图书馆;另外,他还准备修建一座中西杂糅风格的“花园别墅”

,用来招待琉球的达官贵人,商贾大户,以此来传播“澳洲生活方式”

这是他们对外交往中屡试不爽的一个招数。

赵彦昊并没有带任何的建筑工人和技术人员,不过琉球的能工巧匠不少,完全有能力修建任何和、汉形制的建筑物。

但是他绘制的概念图是纯粹的“现代式建筑”

要修建此类建筑,必须有元老院自己培养的建筑师和技工在场指导。

赵彦昊可没这个本事,思来想去,决定先雇用本地的工匠完成地基的平整和周边围墙之类的基础性工作。

同时进行备料。

琉球没有砖瓦生产,建材多用木材和石块。

这些虽不难找,但是本地并无专门的营建商人,大批建材的开采运输其实都要和琉球朝廷协商才能实施。

这样忙忙碌碌很快便到了舰队抵达的日子。

赵彦昊专门换了一身干部服,身后还跟着一行归化民干部和警卫人员,一早便来到那霸的码头,准备迎接新来的元老们。

与他们一同准备迎接安抚使的,还有中城王子尚文为首的琉球百官。

在赵彦昊的建议下,琉球的差役们除了打着彩旗外,还拉起了若干条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大宋各位领导莅临指导”

、“元老院光辉照耀四方”

等等标语。

这些都是在他的指导下写得。

港中还预备了几百艘鱶舟,只等元老院的船只一出现,这几百艘鱶舟便同时开动,和上一次欢迎赵彦昊一样,欢迎新到的元老。

准备虽然充分,但是这等待的时间实在是漫长。

赵彦昊拿着望远镜瞅了半天,快到了中午,海平面的尽头就是没有出现901型战舰或者h800的半点影子。

摸出手帕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看到一众琉球官员,穿得一个个都尤其的正式,现在都早已经汗流浃背。

他无奈的把望眼镜交到徐良手里,招呼刚刚放假完回来的郑玶,让他跟琉球的官员们说一声,先到阴凉地里休息休息。

一行人便徒步走到附近的迎恩亭内,坐下休息。

迎恩亭位置很不错,正面对大海。

赵彦昊也顾不得形象,一屁股坐在石墩子上,顺手解开中山装上面的几个口子,赵葵便连忙在一边递上一把琉球产的泥金扇。

赵彦昊接过扇子便摇了起来。

“小郑啊,你这几天回家探亲,怎么样啊?”

郑玶笑道:“首长,您看您问的,我肯定是全家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嘛。”

“嗯?真是这样?”

赵彦昊意味深长的问道。

看到坐在边上的李仁军不停地使眼色,郑玶便“哈哈”

笑了两声:“实不相瞒,我中间回了几天那霸……”

“老实交代吧,回那霸干啥坏事了?”

赵彦昊一脸坏笑。

“呃……这个,其实是……”

郑玶见纸包不住火,干脆就全说了:“是找相好的侏亻离(即青楼女子)去了。

在元老院的光辉下,我成功的蜕变成为一名兢兢业业的元老院和人民的干部。

孔夫子不是说过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