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行香子22(2 / 3)
重任,以燕朝公主之名,不当无故归国,亦不当以洵国储妃身份出逃,我之责任,定恪守到底。
而,现在吴医丞您,我觉着您当下宜司本职,回御医坊吧,我午后还要行庙见礼,受册封,便不搅扰您了。”
“谢公主殿下指点迷津,臣告退。”
吴用话音未落,抬眸便见公主已领着一众白国女官宫女缓步走至那卫温太子处,公主似还同卫温太子主动交谈起来。
吴用见此,目测两人似乎相处还挺融洽,公主竟也没有发作什么,想是公主真真落落大方,知书识礼了。
阳光照在裙摆,微风吹乱了刘海,许是计上心头摆平祸端,傅蕴玉忽觉东凉城与中原冬日有所不同,这暖阳意外让她怡然自得,就连卫温于她而见,亦变得顺眼些,尽管打心眼里还是觉得有些不爽。
卫温抬眸望见傅蕴玉迎面而来,神色如常地盯了盯,忽地抽出手臂挽住傅蕴玉胳膊肘。
“太子殿下您又欲意何为,如此不避男女大防。”
傅蕴玉被猛然连胳膊肘带人都叫卫温扯过去,先是吓了一跳,但落脚后也定下了心,莫名觉得见怪不怪。
“阿妈要见你,估摸着是你昨晚那蠢事惊动她老人家了。”
一开口卫温便惯例不说好话,傅蕴笑容略显尴尬又似不屑,少倾侧头俯在桑吉脸庞一寸距离,臂弯狠狠抵着卫温腰间。
傅蕴玉笑笑抬起眸子,她俯耳低声道,“再蠢这傅蕴玉也是洵国太子妃,再说洵国太子怕也其蠢如猪,一道丢人现眼。”
听这一席话,卫温同傅蕴玉并肩走在禁军目光里,两人身后跟了一群女眷寸步不离;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好做出怎样的神情举止,只好一笑而过。
洵王宫同燕朝长安京都紫微宫比较,它占地仅仅是紫微宫一半,用不了一柱香,故而傅蕴玉同卫温随众侍者门用时不到一柱香,便从前朝来到了内庭后宫里。
这洵国王后耶律仁央虽为一介女流,却因是出自苒朝乐浪郡月氏移民耶律氏,且自小傍着贵族身份出入苒朝宫廷,故而耳闻得不少世间琐事,凭智慧又能以女子身份而洞察秋毫。
昨夜,王后仁央得知这新进门的儿媳妇傅蕴玉伤人以后便夜不能眠,于心胡思乱想起来。
“见过阿妈。”
“见过王后殿下。”
卫温与傅蕴玉二人并肩站立在王后仁央面前先后开口。
王后仁央抬起眸子,目光望向傅蕴玉,她一口奶茶品了半晌,方才露出慈眉善目的笑容。
“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免礼,来人,予二位殿下赐座。”
一抹柔和的笑意从双眸里显现,王后仁央却又对两旁宫女道,“不对,给太子妃殿下看座。”
少倾,仁央盘腿坐在床边伏在矮脚桌边阅读《法华经》,她余光瞥傅蕴玉,见其姿态端庄,不禁欣然一笑。
片刻后,王后仁央端正身姿,身子面向新婚夫妇,她一手放下《法华经》,另一手捻起翡翠佛珠,悄然念念有词,“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
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
中原皆传洵国全境上下尊崇佛法,部民对释迦牟尼之虔诚可越国王之忠诚,故又别称为佛国。
傅蕴玉此刻见堂堂王后随口便能诵出经文,便晓中原传闻确为实据,而傅蕴玉此刻心中联想她擅杀贵霜,而担忧王后仁央是否会因此来刁难。
“阿妈召见,可有要事叮嘱于我二人。”
卫温打破宁静,突然起身行了个礼,明知故问道。
王后仁央扬手示意儿子坐下,转头看着傅蕴玉笑而不语。
“嗯?我听闻中原虽是汉传佛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