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不过是一个小商贩(1 / 3)
跑进刘村长家的是扶贫办的办事员董先峰。
“刘村长,还不快去迎接县饲料厂的领导?我可是找了一堆关系,好不容易让他们松口,将他们厂里的采购员请下来的。”
要是早个几天,刘村长会十分感谢董先锋,但在他自己跑过了饲料厂后,他就不这么想了。
不过董先锋毕竟是镇政府给他们村指定的结对子人员,人家一片好心,自己还真不好直接驳面子。
但村里村民的实际利益也重要,所以他绝对不可能得罪林楚,让她误会。
“哈哈哈,这可真是巧了,我们刚刚谈成了一桩生意,还没来得及和镇里面沟通。
小董啊,辛苦你一直把我们村记在心上,我这是感激不尽。”
董先峰这才看到院子里的两个人。
其中一个他认识,是隔壁镇粮油铺子的老头,来他们村里进过一点货。
就他那个小破店的规模,一年撑死不过卖出个万把斤,还不够包圆一户农户家的产出。
另一个年轻女人,扎着个低马尾,头戴一顶十几年前农村人干活时自己编的老式藤帽,衣服也是洗得有点褪色的棉布衣服,甚至身上斜挎的包也是手缝的。
这样的人来收粮?估计也就是个开小粮油铺子的个体户。
“刘村长,饲料厂可是要来谈大买卖的。”
他提醒道,“说不定能把全村的粮都包圆了。”
据他所知,村里现在还有大米600吨,玉米700多吨,小麦和小米少一些,但加起来也有300多吨。
这么多粮,以往都要三个以上的粮贩子才能吃下,就靠这两个小粮油铺子?
那是痴人说梦。
“小董,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不过饲料厂那边给的价格太低了。”
刘村长还特意和董先锋解释,“我们种地不容易,一年到头就指着粮食刨个家用。”
董先锋当然知道农民就指着地里的收成换钱。
他作为扶贫办的干事,做的就是点对点扶贫工作。
但每季度他都要和领导汇报进度,他手里的几个村,就剩下这个村没将夏粮卖掉了。
要是这个季度再不完成,他的报告还怎么写?写出来和领导汇报,岂不是又要挨批了。年末的评先评优岂不是没影了?
想到这,他的语气就难免带上了点怨气。
“刘村长,你应该知道今年的情况不好。等秋粮就要上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