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重逢与别离(2 / 3)
>
宝甲刀枪不入,亦是传世杰作。”
秦良玉沉思片刻,最终还是跳上车驾从中取出一件眼熟事物。
布满刀剑痕迹的一杆长枪,上头卷着破损严重的旗帜。
秦良玉握住枪身,尚未痊愈的身子勐然发力,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血意。
迎风飘扬的旗帜顿时发出猎猎声响,上头烟熏火燎痕迹无比明显,哪怕多次浣洗让旗面有些发白依然能看出上头曾经沾染了无数鲜血,一个斗大的“秦”
字正在阳光下展现而出。
这是当日秦邦屏持之冲杀的军旗,秦邦屏战死后秦良玉接过此旗,战后被文搏特意回收交给白杆兵,不料秦良玉依然留在她存放重要物品的车厢当中。
秦良玉仰望着飘扬的旗帜,心中百感交集,想起了当日并肩作战时的畅快与九死一生的危难。
哪怕刀刃临身之际,秦良玉也没有任何担忧,她相信就算自己死了,文搏也会发动攻击与她配合,两人默契无间毫无牵挂,可惜那样的美好时光如今已然逝去。
最后只剩下一声叹息。
她收起旗帜,解开系在枪身上的绳索取下旗面,望着枪杆良久,最后双手交到文搏手中。
“文将军恩情此生难以为报,然而你我皆知,乱天下者,必是阁下!
我秦家世受国恩,如今忠义两难全,只得分旗断义,今后再见只怕是敌非友,还望文将军保重!”
秦良玉声音还是那般清亮,只是此刻的掷地有声分外决绝,让周边众人无不侧目。
分别之时不是依依惜别,而是割席断交的决然。
文搏默不作声,从秦良玉手中接过旗杆,良久方才点头答应:“秦先生高义,可惜我不能坐视山河沦陷,心中不平也不能不鸣,你我相识不长,惺惺相惜,实在令人扼腕。”
秦良玉别过头去看着蜿蜒的车队不做回答,又像是凝视兄长的墓碑感到悲凉。
文搏知道两人的立场差距太大,秦良玉是无论如何也要保朱明江山。
秦良玉看文搏为人也非常透彻。
心知文搏此人桀骜不驯,眼中容不得沙子,能为白杆兵奋起刀兵火并李如桢,聚啸一地自成势力。
也会因为寻常士卒的死伤感到悲痛,不因为他们身份而毫无怜悯。
本来秦良玉非常欣赏文搏傲上而不欺下的风范,如今却不得不承认兄长秦邦屏看人更加透彻。
这样的人在当今时代格格不入,就像一个天生的反贼。
哪怕性情上欣赏彼此,立场差距太大也无法让他们继续保持友谊,今后若是再见肯定就是一方反贼一方官兵,自古官贼不两立,秦良玉纵有万分不舍,也只得决绝地割舍情谊,文搏能够理解。
到了最后,文搏收起秦良玉所赠旗杆,又取出腰间佩剑硬塞进她手中。
“自古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秦总兵佩剑已失岂能空手?不论你我今后相逢是何身份,这是我以朋友身份送的临别赠礼,请不要推辞了。”
说完之后文搏翻身上马让开道路,神色复又昂扬起来,“再说了,说不定重逢之日,秦先生与我是友非敌,未来之事如何能料?”
秦良玉的手本想缩回去,听见这话最后还是握住了宝剑。
她百感交集,上头纹饰铭文略有模湖也能看出这是缴获的龙虎将军剑,当年奴尔哈赤尚是大明忠臣时所佩,如今文搏交给她,何尝不是表明心志,绝无退缩之意?
可那番话终归还是存着念想,不愿兵戎相见。
于是秦良玉终究没有拒绝,坐进马车里闭上眼,随着车队缓缓开拔前行,再不愿睁眼。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