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集九州之文化,李承乾的改变(求月票)(3 / 7)

加入书签

sp;李世民不得不派出更多的官员前往西域,帮助着顾彦解决一切。

    此事无疑是更加让李世民心中的伟业再次推后。

    他没法再前进了。

    大唐在短短十余年之间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在当前的这个时代就是一个奇迹。

    简单而言——就是步子迈的太大了。

    虽然确实将整个大唐的国力推到了巅峰,但想要彻底解决掉一切,使得四方真正安稳下来,便需要更多的时间。

    也好在当前的九州文化愈发兴盛,人才辈出。

    科举选材无数。

    这些人都可以派去四方。

    有着顾氏的吏治监督,哪怕不能覆盖到大唐全境,但却同样也保证了整个大唐的吏治下限,使得大唐持续向前。

    值得一提的是——

    在顾磊的建议之下,顾氏于巨鹿之地创立了一个名为“云韶阁”的雅地。

    其目的便是聚集天下士人,集天下诗词歌赋。

    没错,就是诗词歌赋。

    随着整个大唐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再加上九州文化的盛行,如今的大唐文坛也全然走向了另一条道路。

    昔日所被称之为“旁门左道”不受人重视的诗词歌赋,如今愈发的盛行。

    几乎皆是歌颂盛世之作。

    这与原本历史之中的文坛发展完全不同。

    在原本历史之中,整个华夏的文学发展极为的漫长。

    从一开始《诗经》的教化作用、再到楚辞这种情感浓烈、形式自由、个人色彩极强作品不断问世。

    这就如同是两个派系。

    两汉期间。

    所谓的“正统”文学,是以散文及赋为主,多是服务于宫廷用于政治。

    而其他的则为左道。

    虽然于艺术层面上极为不凡,但却无人关注。

    这一切的改变主要转折便是在魏晋南北朝之时。

    汉末的大乱,玄学的兴起动摇儒学。

    再到魏文帝曹丕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将文学提升到与建功立业同等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后续的门阀制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