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册封王位分权中书省(2 / 2)

加入书签

从陈保手中接过正式封王的圣旨后,朱橚的心中还是不禁多出几分雀跃。

从今天起他就是周王了,以后就可以用藩王自称,更重要的是几年后即可就藩开封。

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规矩,他这个周王可以节制当地的事权和兵权,还配有三卫人马,近万人的亲卫军。

不过想起朱元璋此前对他和几个哥哥的教诲,朱橚还是很快压住心中的欣喜,站起身走回到队伍中。

不少大臣望着身着冕服的朱橚,心中复杂不已,前几日他们还在想着法儿弹劾朱橚的各种违规之举。

今日朱橚不但正式成为周王,而且成为了都城读书人口口相传的心学大儒!

和亚圣朱守斋的辩论,让朱橚确立了在大明文坛的地位,不少人因此摇头叹气。

册封的小插曲很快就过去,朝会继续。

朱橚就站在队伍中,看着群臣一个个上奏言说政事。

朝会的最后,又一道圣旨被宣读,是正式成立通政使司的旨意。

三品通政使曾秉正从队伍中走出,跪伏在地上,“谢陛下隆恩,臣定不辜负陛下信任。”

左通政一并跪在地上谢恩。

朱橚转头打量着地上跪着的曾秉正,四十岁出头,面庞稍显的消瘦,可脸上的正气难以掩盖。

“平身吧。”

,朱元璋嘱咐他和左通政刘仁道,“政犹水,咱欲其常通,所以以‘通政’称呼尔等。

你们掌出纳诸司文书敷奏封驳之事,要以此正百官,当奏报的勿要隐瞒,当驳正的不能阿随。”

听完皇帝的叮嘱后,通政使曾秉正和左通政再次拱手说道,“臣等明白。”

旨意下达后,朱橚心中若有所思,向着李善长等中书省那边的大臣看去。

对方的脸上没有了一直带着的悠然,胡惟庸的脸上也不无慎重,全都在思考着通政使司成立的深意。

掌出纳诸司文书敷奏封驳之事,向来是中书省原本的权力,可朱元璋却将其分出去单独成立一个衙署。

而且曾秉正此人的名声,在朝中以刚正不阿著名。

朱元璋任命他做通政使,显然在无声地传达自己的想法。

“既然无事奏报,今日就散朝吧。”

朱元璋见状站起身来,和朱标一起离开了奉天殿。

“臣等恭送殿下。”

散朝后,群臣的心思全从朱橚封王和前几日的辩论,转到了成立通政使司的这道旨意上。

朱橚左右仔细观察着,六部的大臣对于此道旨意似乎很满意,因为他们的折子能更快的上达天听。

“相国大人,这通政使司。”

,中书省有人想说些什么,可被李善长拦住了。

一行人沉默着快步向着衙署走去。

倒是杨宪走到朱橚面前,拱手和他说了一句,“恭喜周王了。”

“恭喜周王!”

朱橚这才发现在杨宪的周围,已然有一小部分的中书省的大臣跟随,他们并没有跟着李善长等人一起离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