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你朱重八造反咋不报官(1 / 2)

加入书签

中书省,朱橚带着翰林院的奏折过来。

不过这一次政事堂内却是一片和谐融洽,参知政事笑着请朱橚坐下,“来人,给周王上茶。”

杨宪死后的第二天,仿佛整个中书省的气氛都轻松了许多,不复杨宪在时的压抑。

所有的一切都恢复了原样,九条十三款被废除,看茶奉座再次恢复。

政事房内的众大臣,办公带着几分以往的悠闲。

“周王殿下,让翰林送过来就好,怎好劳您大驾。”

,参知政事和朱橚闲聊着,丝毫不把一旁的政事放在心上。

“待在翰林院闲着也是闲着,就当跑两步路散散步。”

,朱橚瞧着眼前人有点熟悉,“你不是经常跟在杨宪身后。”

对方吓了一大跳,连忙看看周围后小声地说道,“周王殿下,现在可不敢说这个!

下官当时一时糊涂,误信了杨宪此等奸臣,如今心中是后悔莫及啊!”

此番言语让朱橚对墙头草三个字理解地更深了,杨宪距离丞相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无数大臣上赶着巴结他。

对方出事之后,所有人唯恐避之不及,一点牵连都不敢有。

“中书省其他人,难道就没有被杨宪所牵连下狱的?”

,朱橚一路上走来,似乎没见少了什么人。

对方想了一下,有点不确定地说道,“周王殿下这么一说,下官的确还想起了几位杨宪一手提拔之人。”

朱橚听到了不少人的名字,有中书省的,更有六部的大臣,三个侍郎、五个主事、九个员外郎。

对方顿了顿继续说道,“殿下,下官今早还遇到了刑部的人,他们说杨宪一案已经在结案了。

若要追究罪责,这些杨宪提拔的人肯定跑不了。”

他的心中多少有点惴惴不安,若真的要“株连”

,杨宪亲手提拔的人应该是第一波,他是第二波。

“或许到杨宪为止吧,毕竟他犯下的欺君之罪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和如今又没什么关系。”

“希望如此吧。”

,对方无比希望是朱橚说的这个可能。

不牵连到他,就是最好的结果。

喝了一口茶站起身的朱橚,又去六部逛了一圈看了一圈,才向着翰林院走去。

政事房内。

“先生,请用茶。”

,李谦将茶杯端到朱橚面前。

“先生,户部派人过来说了,杨宪的那些规矩都不顶用了,所以您之前扣得俸禄也不算数。”

少扣一月多俸禄,这个消息应该算好消息,可朱橚却有点笑不出来。

“这几月我去中书省和六部,政事房内的大人们处理政事还算勤快,现在就懒散多了。

坐在椅子上喝喝茶,和熟人闲聊的确比处理政务要轻松。”

“先生,杨宪当时在中书省要求各政事房内的奏折必须当日就处理完毕,有些加急的甚至要半日内处理完毕。

中书省一快,吾等翰林院和六部同时一起快了起来,整个朝廷也就变快了。”

朱橚摇摇头,“杨宪此人纵有天大的过错,他的革新之法还是可评可点的,起码让朝廷的效率提高不少。”

李谦适时地说道:“先生,话虽如此,可学生经常听到些不满之语,若一直施行下去,各部的大臣们就苦不堪言了。”

闻言的朱橚有点不以为然,“朝廷的大人们,恨不得每天坐在衙署悠闲喝茶,稍微多办点公务他们就觉得辛苦。”

对于这点,李谦本人也很赞同,“先生,学生认为杨宪之死,还是得罪太多人。

他所犯下的罪本就可大可小,若有人为其求情,总不至于直接斩立决吧。

若是百官联名上奏,说不定只是降职处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