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滴水不漏的安排(1 / 2)

加入书签

次日,朱橚来到军中观看练兵过程。

武将们各自心怀着心思,都装作不知道对方的真正目的,权当朱橚真是来练兵的。

指挥使宋仲借军务繁忙不在,由指挥同知李悌和一众武将带着朱橚讲解军营诸事。

“踏踏!”

一队骑兵从朱橚面前飞驰而过,他们的面前竖着一个个箭靶。

“咻咻!”

“周王请看,这是骑兵在演练。”

,指挥同知李悌有模有样地介绍着。

“洪武六年朝廷议定了教练军士律,骑兵主要是马上射箭的训练,枪刀排在其后。

步卒的训练同样如此,他们要进行弓弩的训练。

两者都有明确的赏罚标准,他们训练后将会分批去都城接受考核。”

朱橚没急着查案,而是仔细听着对方的话,对大明军士的升迁稍微有了一点概念。

在没有大战的时候,这样的考核同样可以让军士们升迁,有所赏罚。

“周王殿下请看这边的步卒。”

,李悌的讲解继续着,“除了骑兵步卒的作战训练外,还有一些阵法演练。”

朱橚得以看到了所谓的古八阵法,三叠阵、四门方营等阵型的演练。

虽然看着有些死板,但军士间的变换还是可以看出他们的令行禁止。

“远处那是什么地方?”

,朱橚看完军阵后觉得有点疲累,偶然瞥到了远方的建筑。

“周王殿下,那里是卫所的武学之地。

若是您去京营,那里的规模要比我们这大得多。

教的都是些儒家经典和武经七书这些兵书。

不只是军士,我们偶尔也需要过去听讲。

当然那里最多的还是各家的子弟,他们定期要演练弓马,年末的时候会进行考核。”

所谓的自家子弟,乃是朱元璋定下的户籍制度,将军户和民户分开。

他的打算是让军户世世代代传承,每一代取长子为兵。

至于有品级的将官,还有世袭的资格,指挥使宋仲的儿子,就可以世袭他父亲的指挥使流官。

指挥同知等以下将官的都可以世袭,卫所指挥使以上的大都督府官职就要靠升迁了。

“殿下请看,我军铠甲多是以铁铸造而成,此乃齐腰甲,此乃柳叶甲。”

李悌等人在不遗余力的解释着,可朱橚的心思却不在各式各样的铠甲上面。

真正来到军营了解后,他才知道自己此行的棘手。

朱橚顿感自己被关在了一个大大的铁桶之中,对此地知道的越多,越明白这是一个针扎不进、水泼不进的地方。

相比朝廷的六部衙署,卫所在他的眼中联系的更为紧密。

上下等级区分更为严明,阶级感更强。

早上和中午很快在讲解的过程中过去了,李悌等人按照惯例给朱橚准备了一大桌饭菜。

“周王殿下,这些饭菜皆是从凤阳城找来的大厨,总归是比不上都城的,穷乡僻壤勿要嫌弃。”

饭桌上朱橚偶然提起,“听说你们这里有个贪污的千户,克扣了服徭役百姓的口粮,引得百姓闹事。”

李悌闻言心中一动,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不瞒着周王殿下,此人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本想着他立朝之初作战英勇。

可这夯货被银子迷了眼,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

顿了顿,对方试探地问道,“查清此事后,吾等已经将他看押审问,写下口供后关押,殿下可有什么吩咐?”

所幸当时朱棣去得早,冲突很快就被平息了。

对外的说法只是刁民蛊惑乡民百姓闹事,并非是造反的罪名,否则参与者都是要斩首的。

“本王闲着无事,去看看也无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