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李善长请辞帝国权力的更迭(2 / 3)

加入书签

下吧。

那你觉得谁适合中书省的宰相?”

“刘伯温,老臣觉得若是刘伯温能担任宰相,中书省上下必然是四平八稳,政通人和。”

“他就算了,刘伯温请辞才不久,他的身子还不如你呢。

咱之前派太医去看过了,他的咳症是天天不止。”

李善长只是惋惜,“那老臣暂时想不到合适人选,只好由陛下圣裁了。”

他很聪明的将所有人的优缺点都说了一遍,没有给出自己的任何偏向性。

朱元璋思考片刻,随即笑着说道,“好了先不说这个,你的儿子迎娶了咱的长女,现在咱也是一家人了。

身为一家人咱可不能亏待你,张士诚在杭州修建了大大的王府,咱把那里赏赐给你。”

朱元璋的张士诚都自称为吴王,当时的人把他们分别称作东吴和西吴。

“陛下,还请收回成命,老臣怎能住在王府?只需要回老家归养就,”

,李善长的话还没说完。

朱元璋起身将对方扶起,并打断了他的话,“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当年咱打天下的时候,全靠你坐镇后方嘛。

一座王府而已,和你的功劳比算不得什么。

咱已经让人给你收拾好了,你直接住进去就好。”

想要回淮西老家归养的李善长,就要拒绝。

可下一刻他忽然反应过来,笑着说道,“既然陛下赏赐,那老臣就厚颜收下了。

老臣听说杭州可是好地方啊,那里风景优美可是养人的好地方,老臣早就想去看看了。”

“善长啊,你喜欢就好。”

,朱元璋的脸上依旧是方才的笑容。

纵然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可李善长并没展露出分毫,依旧是笑容应对。

“以后你想咱了,就坐着马车回京来,咱和你一起喝茶聊天。”

“多谢陛下体贴,老臣感激涕零。”

,李善长拱手告退。

直到离开文华殿的时候,他才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拄着拐杖慢慢走着,后怕之余甚至还有点腿软。

在外人看来和谐的君臣闲聊,在他的心中却是布满了杀机,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询问中书省丞相的人选,就是试探他是否留恋权力。

后面的吴王府,不是和他在商量,而是命令。

他无奈的将归养淮西老家的心思藏在心底,接受了自己即将前往杭州吴王府的事实。

杭州位于浙东之地,那里没有任何一个淮西勋贵的府邸,李善长在那里面对的不是淮西一派,而是浙东一派的官吏。

正好可以限制李善长,防止他在离任之后依旧在幕后操纵着朝廷。

想到这里,李善长心中暗暗地想道,“伴君如伴虎啊。”

他转头看了看皇城,期望自己再也不要回到这里。

他已经请辞归养了,若是下一次来到皇城,是祸不是福。

“老爷,脚踏。”

东华门,李善长被管家扶着坐进马车。

“驾!”

马夫挥了挥鞭子,马车随即向着相国府而去。

秦淮河边,一艘小船缓缓行驶在河中央。

坐在船头的朱雄煐将两岸的繁华都收入眼中,“五叔,你去了凤阳,那里也和这里一样繁华吗?”

朱橚只是悠悠地回道,“那里虽然修建了中都宫阙,可毕竟是陪都比不上都城。

原本的凤阳就只有几万人,立朝后你皇祖父陆续把百姓迁往那里。

可即便如此,那里也不过十一二万人。”

“这么少啊。”

,朱雄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对大概的人数还是有印象的。

如今的都城有三四十万人,比十一二万多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