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我如此底气何须他人相劝(2 / 4)

加入书签

今三州一淮南在手,你再算算还漏掉了多少人?伱总将得道多助挂在嘴边,但到底有何人相助,助力是山鬼还是英豪,总归心里要有数?你为我带来了仁德惠政,如今方才有这等大好局面,当年所有因此得利之人,都自然会来投仁者,这南北局势安定,我又付出了多少?并未。”

曹操斩钉截铁的说道,自信风貌令人目眩神迷,他的确是什么都不需要做,但却又做了极多,此时又欣慰的看向徐臻,道:“此乃是文武共创之果。”

“想到了没有?是何人在突袭袁绍?”

他见徐臻不说话,于是又催促了一下,笑着说道:“那个人你见过。”

“于夫罗?”

徐臻不确定的道。

“不错!”

曹操的嘴角勾了勾,“我早让他在冀州一带安置,他回不去南匈奴,又不可入我大汉兵马,只能为贼寇,但贼寇换一种说法,便可存活下去,以车马为主,往返冀、兖、徐三州行商,否则你以为子脩麾下拿来这么多的商队,这些商队又为何老是会帮你!

他的子嗣,如今可就在许都上太学!”

“我越发的强盛,曹氏声名仁德越多,就越能让周围诸侯忌惮归附,哪怕我什么都不做,哪怕袁绍铺天盖地的檄文骂臭了我的祖宗十八代,他们还是要来投我,这就是你当年为我带来的仁德!”

“伯文,现在你懂了?这场仗并非是输不起,而是我输不了,得道者,多助也!”

徐臻心里恍然,原来他也还在……助力之多,为仁之果,也是全体同仁之果。

此时,日出东方,可瞥见远处大河奔腾,在山林之中出来,可见坐落的山川,江山如画,不知是何人所言,但此时画就在眼前。

果然,视线所及皆为掌握之间,如此山川怎么不如诗如画。

“你知不知道,若是我要和袁绍一般,举全境之力,让所有士族将家中奴籍交出,在各地紧急募兵乡勇,掏空所有人力来打这一场仗,可以逼出多少兵马?”

曹操又似乎是无意识的问道。

徐臻慨然而叹,道:“怕是百万都有。”

这可不是夸大其词,且不说现在戍边境的那些兵马全部拉来,各地的乡勇都不愿惠政有所改变,一旦紧急募兵到了全境出征的时候,他们会弃家而走,保此一方土地平安,去年千百檄文都没能打垮子民的拥戴,战役自然也不会,说不得还真能逼出百万来。

“那是!”

曹操面色颇为自豪,这就是仁与霸两条道走出来的路,如今天下诸侯真正想要灭掉曹氏,何其难也,这一战之后,将再无人撼动其名。

这一路相谈,虽然一直都是曹操在说,可比起有人到他面前说十胜十负论更加有用,毕竟他自己都已经在诉说时候,完全通透。

到官渡过河,渡过之后的营房很宽广,这是五万兵马在数月之内不断加固建得,将粮草运送的道路规划完好,又跨河而过,在两侧的山林之内建立了岗哨,可说是严阵以待;这一段时日来,不光是练兵始终在此,在推进的途中还把前山的小道都布下了岗哨关口,用巨石打造关隘,可驻军数百人,大小不一。

等同于在三个月内,将三处横呈的营地,都用山间小道连了起来,铺长了行军路途,不过好处就是可以随时转移兵马,出军突袭,守住关隘当然是有好处,只需数百人就能用得天独厚的山间地势,折损掉上千,若是死士来守,袁军想要通行都会越发艰难,这便是提前三个月渡河到后,占据山脉的好处所在,这些兵马半点都没有浪费了徐臻为他们争取的先机。

若是要形容的话,就像是一只老龟,在等着袁绍来啃,他哪怕是老虎,也要好生想想从何处下口,以至于文丑到了延津附近,将兵马引往南方河边,派人打探了营房,当即就中了一次埋伏,而后在外又被高顺的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