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末总结完结(3 / 4)
年,其实是系统的研究了许多东西。
所以我对自己写的东西,其实是有一定自信的。
让我啼笑皆非的是……
我的前期处理。
其实很多人都说我前期写的烂,写的毒。
但其实,我十万字的完读率是42%,首秀第二天出评分,就是74
可能很多读者朋友不知道这代表什么水平。
要横向对比的话……
绝大多数新书,首秀第二天出不了评分。
一般来说起步评分都是在5或者6左右,上7的很少见。
怎么说呢。
非要自夸一句的话。
确实是很屌。
42%的完读,不论是谁来了,都得说一句,牛逼啊。
甚至,比书架比还要高,我书架比大概是28%这样。
这个数据大概说明的是,有14%的读者一口气看完了我十万字章节的同时,甚至都还没有加入书架。
而在验证期,书评和段评还比较少的时候。
我的十万完读达到了50%
大概可以理解为,只要点进我书的人,就会有一半会读到十万字。
哪怕他初衷只是为了点开看一眼。
但后面应该是因为段评比较多。
被指出错误的地方多了,读者的情绪也会受到评论的影响。
中途弃书的人也会变多。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总不能不让别人发段评吧。
之前在的网站,对于写小说的训练可以说得上是地狱级别。
属于那种实力不足就别想赚钱。
没实力就滚的那种网站。
我认为我处理不行的地方,是在于二转那几章。
从跟读数据来看,确实是不行,各种设计和结构上没弄好,导致那里的流失最严重。
之后到深渊的转折,又太过于突兀。
这些,才是我认为最大的问题。
我是一个非常擅长分析数据的作者。
读者看的是内容。
但作为作者,看的是宏观的整个架构。
读者视角和作者视角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作者,喜欢削弱主角,打压主角。
因为在他们的视角看到,主角如果不限制的话,就写不下去了,就崩了。
于是他们就打算打压一下。
这就是整体的设计没有做好,没有思考到后续会发生这些问题。
越是成熟的作者,要想的东西也就越多。
这样就越不容易出现那种恶心人的情节。
我不会单纯的根据评论反馈,去推断对错。
我是会从后台的数据去分析。
因为绝大多数的读者,是不说话的。
偶尔说话的一小部分读者,不能代表绝大多数读者的心声。
再加上,人是趋同的。
或许有一个人发声,然后他的声音被放大了。
但实际上,真正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夸张。
评论反馈,我确实是会去看,但是会结合后台的数据去看。
我每写一本书,都会去总结每本书的优缺点。
写哪里的时候受到了阻碍。
写哪里的时候本不应该这样设计,写的差了,写的不好了。
写哪里的时候,又没有想到某些本应该注意的细节。
而不是每写一本书,都按照上一本的套路。
完全重复,踩一样的坑。
我也觉得,也正是因为每一本书都在进步,才有了今天的我。
不过说是这样说。
下一本还是打算写一本普普通通的网游。
但更新会很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