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牧羊人(2 / 2)
,他喜欢以上帝的视角观察,就像是人类喜欢斗鸡斗狗一样。
······
王振华主席听完之后,若有所思,他在想,e国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反抗组织,如果有,怎样让这些反抗组织联合起来,怎样让这些组织能够相互信任。
公元2800年1月8日14:00c国腹地某科研基地
关于人脑电子化的研究已经展开,关于炭基大脑硅基计算机替代的课题已经是世界难题,还要将大脑意识保留,让这些国内尖端科学家束手无策。
以前受制于社会伦理,关于脑科学一直处于某种程度上的束手束脚,现在突然加大研究力度,并要求尽快拿出可行性研究,无异于比登天还难。
对于上级下发的资料,远远超越了科学家们的认知,也对实验有了新的启发,人脑电子化可行性研究推进缓慢。
思维是什么?本我是什么?从哲学终极问题演变到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终极问题,到现在也没人能回答。
制作一个仿生ai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根据周围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那么如果将人的大脑放进计算机里,那么本我还存在吗?
国家第一副主席顾治华每天都仔细阅读一天的工作汇报,为了避免干扰到一线研究工作,他每次都是悄悄的视察。
为了加快推进速度,这次研究并没有扩大范围,更没有让那些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参与。
但是有关于哲学的问题还是从一开始就绊住了研究。
顾治华做出批示:“哲学问题以后再讨论,一切以可行性研究为先。”
实验进度才有了明显的提升。
几天后,一份可行性实验报告出现在王振华主席的面前,通篇的论证过程王振华没有研究,他看到了结论上的一句话:人脑电子化的理论可行,但是不具有可操作性。
意识主导人类思维,几乎大部分思考的源头,都是肉体的需求,肉体的需求无非就是原始生理需求和基于此的社会交往需求,由此衍生出大脑的种种能力。
假如更换了载体,意识运行的物质基础都已经不再相同,那么此时的意识与原始的意识不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