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抓天皇,兴诸坊,造机器(1 / 4)
春闱在即,洛京周围却接连发生凶杀案,还迟迟未能破案!
对方意欲何为,不言自明。
不过赵安觉得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他从金色海峡回京之事,天下皆知。
这不排除就是冲着他来的。
他冲着身穿飞鱼服,腰配绣春刀,立于大殿两侧,机警敏锐的赖冲和赖山道:“你们亲自带人去查一下,尽快将始作俑者给本王揪出来。”
“遵命!”
两人抱拳之后,快步离开。
他们俩都是赵安身边最值得信赖的老兵。
早在他于铁门堡招募新人,组建班底的时候,他们便加入了,然后跟着他四处征战。
后来他成立锦衣卫,以周瑶为指挥使,他们为指挥同知。
如今周瑶不在京中,那么锦衣卫的大小事务便由他们处理。
两人这几年杀伐果断,有勇有谋,和周瑶一起把锦衣卫打理得非常好。
赵安都看在眼里,也很欣慰。
当初他从铁门堡带出来的子弟,大都成长了起来。
为将则战功赫赫。
为官则刚正不阿。
即便像赖冲和赖山这样,查办大案要案,一直在杀人,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也是不忘初心,不怕指摘,恪尽职守。
这很是难得。
大赵这几年能够战无不胜,吏治清明,国力大增,绝非他一人之功。
而是这么多志同道合之人一起缔造出来的。
武将之中,他还看到了两道熟悉的身影,杜苞和曹辙。
杜苞原是翰州卫卫帅,随后升任武威军参将。
在秦盛调离武威军后,他又成为武威军总兵。
赵安在西北时,他助力不少。
大赵成立后,他一直在兵部任职,老当益壮,任劳任怨。
曹辙原是兴州卫卫帅。
赵安在拿下西北十二卫的过程中,他改换门庭,然后鼎力支持,一度助他操练中军。
这几年也是在兵部任职,主抓粮草,做得相当好。
赵安大声道:“传令,升杨无咎为左相,杜苞为兵部尚书!”
“王爷!”
杜苞慌忙道:“臣都一把年纪了,兵部又是六部中最为繁忙之地,臣力有不逮,在兵部锦上添花还行,真要当这尚书,怕会误了大事。”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赵安笑了笑道:“朝廷亦是如此,你就莫要自谦了。何况这不是有曹大人在吗?曹大人虽是兵部侍郎,但可与你一同行尚书事,如何?”
“老臣遵命!”
杜苞顿时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如今赵家军中的功臣太多了。
兵部和赵家军往来又是最为密切的。
需要一个老臣坐镇。
董辙要比他年轻不少,可以代他多跑动,待时机成熟,便可晋升兵部尚书。
“臣多谢王爷!”
曹辙也明白了赵安的用意,急忙谢恩。
赵安沉声道:“这几年赵家军能够在前线为大赵开疆辟土,多赖你们提供后勤保障,本王又怎会视而不见?”
“今后兵部还要在打造兵器、炼制火器、养马、建粮草储备仓等诸多大事上下功夫,恐要继续有劳两位大人了!”
杜苞和曹辙相互看了眼,异口同声道:“臣等必不辜负王爷信任!”
“退朝吧。”
赵安还有点乏呢。
他真没看出来,萧宁昨晚竟能先发制人,让他躺了半宿。
目睹倾国风韵后,他也开始后发制人。
结果愣是一宿没睡。
萧宁明显也是精神不佳,都有点想打盹了。
全靠强撑。
两人离开朝堂后,萧宁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