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万夫莫开的天下第一雄关(1 / 2)
万全的准备终于到了利剑出鞘的时刻。
这一日的军城,连空气都绷紧了弦。
从黎明时分起,沉重的战鼓声就如闷雷般滚过天际,惊起了寒鸦,也惊醒了整座城池。
巨大的校场之上,黑压压站满了将士。
晨曦映照下,数不清的枪尖刀刃反射出冰冷的光斑,如同在地面铺开了一片闪烁的星河。
各色旌旗在干燥的寒风中猎猎作响,尤其是点将台前那面最高最大的火红帅旗,上面绣着的巨大“谢”字,如同在旷野上燃烧的烈焰,灼烫着每一双仰望的眼睛。
空气中混杂着皮革,钢铁,战马汗液以及数万人呼吸凝聚的滚烫气息,一种即将喷薄而出的磅礴战意,笼罩了整个天地。
点将台上,谢云景巍然屹立。
他今日褪去了常穿的素色锦袍,换上了一身亮银明光铠。
每一片甲叶都打磨得锃亮,在朝阳下熠熠生辉,将他挺拔如松的身形衬得愈发英武不凡,宛如战神临凡。头盔上的红缨随着北风舞动,像一簇永不熄灭的火苗。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身侧稍后一步的位置。
那里,站着一位身着鹅黄色劲装的女子。她青丝高束,未施粉黛,容颜清丽绝俗,眉宇间却带着一股不输男儿的英气与沉稳。正是沈桃桃。
她没有穿戴沉重的铠甲,但一身利落的装束和腰间佩剑,已然表明了她的态度,她不是来送行的,而是来并肩出征的。
她的出现,让台下许多知晓她事迹的将士眼中,更多了一份敬佩。
在两人身侧,站着须发皆白却面色肃穆的徐相。
吉时已到。
谢云景上前一步,他并未立刻开口,只是目光如电,缓缓扫视全场。
那股无形的威压,瞬间让偌大的校场鸦雀无声。
“将士们!”谢云景的声音响彻广场,“今日,我等在此聚将,非为寻常操演,非为戍边守土!”
他的声音带着悲怆:“乃因京城有变,国难当头。奸佞当道,社稷危亡。”
台下响起骚动。
谢云景侧身对徐相颔首。
徐阶上前,展开檄文,“大晋辅国将军,北境都督谢云景,谨以大义布告天下:逆贼三皇子,其罪罄竹难书。造瘟疫,祸乱北境,荼毒数万生灵……人神共愤,天地不容!”
当念到“制造瘟疫”时,台下的怒火如火山爆发。许多将士的亲眷深受其害,此刻得知真相,双目赤红,恨意滔天。
“今,我军挥师南下,非为私利,非为谋逆,实为清君侧,靖国难。扫除奸凶,匡扶社稷!”徐相声音激昂。
“清君侧!靖国难!”山呼海啸般的怒吼震天动地。
谢云景抬手压下呼声,“铮”地拔出佩剑,剑指南天,声如惊雷:“三军听令!开拔!”
战鼓雷鸣,号角破空。
大军开动。
先锋张寻率铁骑如黑色洪流率先冲出。中军移动时,谢云景翻身上马,银甲耀眼。
而沈桃桃也利落地跃上一匹雪白的战马,与他并辔而行。
她没有退缩,没有犹豫,身影在阳光下显得坚定而夺目。
她的参与,无声地宣告着荣城与军城已是铁板一块,北境上下同心。
徐相、宋清远等乘车紧随。
后军粮草由李虎妞押运,赵青,贺亦心等荣城骨干亦随军听用,荣城政务暂交阿衡与留守将领共同负责。
大军绵延十数里,旌旗蔽日。百姓夹道送行,泪眼祝福。
谢云景与沈桃桃并马前行,他侧头看她,目光复杂,有关切,有担忧。
沈桃桃感受到他的目光,回望过去,浅浅一笑,那笑容里没有恐惧,只有“与你同在”的平静与力量。
她知道前路艰险,刀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