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3章 陈淑琴的电话(1 / 3)
时间转眼就到了九月底,四九城的暑气渐渐消散,国槐的叶子边缘染上了一抹淡淡的金黄,天空显得格外高远澄澈,像一块洗练过的蓝宝石。
空气中开始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北国秋天的干爽凉意。
这些日子,东四分局仿佛一台开足马力的蒸汽机车,日夜不停地轰鸣运转。
林默几乎是住在分局,办公室角落那张狭窄的行军床成了他最常歇脚的地方。
国庆安保工作进入了最紧张、最关键的冲刺阶段,各种会议、部署、检查、演练排满了每一分钟。
他和同事们连轴转地工作,神经如同绷紧的弓弦,排查着每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反复推敲着每一个岗哨的布置,协调着各个单位之间的衔接,确保这张安保大网密不透风。
豆爱国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治安科全员取消了一切休假,实行二十四小时轮值待命。
办公室里匆忙的脚步声几乎从未间断,烟灰缸总是很快就堆满了烟蒂,浓茶成了每个人的标配。
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布满了血丝,但眼神却异常锐利,不敢有丝毫松懈。
好消息是,那晚在南锣鼓巷擒获的七人流窜团伙,经过连日连夜的突击审讯下,终于被撬开了嘴巴。
这个团伙架构、作案手法、流窜路线被基本摸清,原来这是一个在河北、山东等地多次作案,专门挑选大型活动期间浑水摸鱼的惯犯团伙。
这次他们栽在四九城,被东四分局一网打尽,案情上报后,不仅得到了市局的高度肯定,也等于为周边地区除了一害。
梁有为局长亲自撰写了请功报告,市局的表彰令前天刚刚下达,给连续奋战多日的干警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这天下午,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户,在林默的办公桌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他正全神贯注地伏案审核国庆当天核心区域的最终版安保布防图,铅笔在上面细细标注着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符号。
每一个点位、每一条线路、每一个应急方案,都关乎重大,不容有失。
就在这时,外间值班室传来小赵略带诧异的声音:“林副局长,您的电话!”
小伙子探头进来,补充了一句,“是长途,从上海打来的。”
上海?林默的心猛地一跳,手中的铅笔“啪嗒”
一声掉在了图纸上。
他几乎是立刻站起身,快步走到外间,心脏在胸腔里不受控制地加跳动。
拿起那个老式电话的听筒时,他感觉到自己的指尖竟有些微微抖。
“喂,我是林默。”
他的声音努力保持着一贯的沉稳。
电话那头先是传来一阵滋滋啦啦、时断时续的长途电流杂音,仿佛隔着重山万水。
接着,一个熟悉、温婉而又似乎遥远了许多的声音,穿透了这嘈杂,清晰地响了起来:“林默?是我,淑琴。”
“淑琴!”
林默不自觉地提高了声音,语气里充满了惊喜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你怎么打电话来了?出什么事了吗?”
在这个通讯不便的年代,长途电话费用昂贵且手续繁杂,通常意味着有紧急事情。
电话那端传来陈淑琴轻轻的笑声,像一阵微风吹散了林默心头的焦虑:“没事,别担心。
就是想告诉你个好消息。
这边的进修培训提前结束了,原定两个月的课程,因为专家日程调整,压缩优化了一下,主任特批我可以提前回来了。”
提前回来?林默一下子握紧了听筒,指节都有些白:“提前?什么时候回来?”
他的声音里带着急切。
“后天下午的火车,从上海北站车,如果准点的话,应该是晚上六点左右到永定门火车站。”
陈淑琴的声音清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