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监视杂货铺(1 / 2)

加入书签

王组长的指令瞬间点燃了整个团队的斗志。

代号园艺小组的成员们迅行动起来,他们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齿轮,紧密地咬合在一起,开始围绕着刘明及其杂货铺展开一场悄无声息的行动。

林默身先士卒,带领着一组训练有素的人手,负责对刘明开设的杂货铺进行全天候的秘密监视。

为了不引起他人的怀疑,他们巧妙地化装成各种角色,有的扮成三轮车夫,有的装成街头小贩,还有的则化身为闲聊的居民,甚至伪装成附近工厂下班路过的工人。

他们散布在杂货铺周围的各个角落,看似随意,实则每一个人都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这些侦查员们都拥有惊人的记忆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他们仔细记录着每一个进出店铺的人员的特征、大致时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每一次货物装卸的过程都被他们严密地监控着,甚至连刘明本人的行为规律和情绪变化也都被他们尽收眼底。

与此同时,另一组人则在幕后默默耕耘,他们继续深入挖掘刘明的历史,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他们四处寻找当年的知情人,试图从这些人口中拼凑出刘明那笔启动资金的真正来源。

这项工作无疑是更加艰难的,需要大量的走访和无尽的耐心,但他们毫不退缩,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

整个调查过程都在高度保密中进行,没有丝毫的风吹草动。

时间一天天过去,园艺小组的成员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专注,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最终一定能够揭开刘明背后隐藏的秘密。

杂货铺表面上看起来一切正常,刘明似乎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老板。

每天早早开门,洒扫店面,摆放货物,和前来买东西的街坊邻居寒暄聊天,傍晚盘账,然后关门回家,生活规律得近乎刻板。

然而,经过近半个月耐心细致的观察和交叉比对,一些细微的、不寻常的蛛丝马迹开始浮现出来。

先,是货物的异常。

林默手下一位心细如的侦查员现,杂货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进一批来自郊县某家小型日用化工厂的货。

主要是肥皂、蜡烛、蚊香等普通商品。

进货量不大,但频率相对固定。

这本不稀奇,但侦查员注意到,每次这批货到店后不久,总会有一两箱标着肥皂或蚊香的箱子,会被刘明亲自搬到后院的小仓库里,而很少摆上货架零售。

偶尔有老街坊想多买几块那种牌子的肥皂,刘明还会以货不多,留着零卖或那是次品,不好用为由婉拒,神色间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其次,是人员的异常。

调查组现,偶尔会有那么一两个看似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的生面孔。

这些人穿着打扮不像附近的工人或居民,气质上也有些违和,他们会避开白天热闹的时候,在傍晚或者清晨人流量少时,看似随意地走进杂货铺,停留时间不长,有时会买包烟,有时甚至什么都不买,只是和刘明简短交谈几句便离开。

他们的眼神往往比较警惕,会下意识地观察四周。

最关键的资金来源调查也取得了突破。

另一组同志经过大量走访和查阅旧档案,终于找到了一位当年曾借钱给刘明的远房亲戚。

根据借据和回忆,刘明当时借的钱数额并不大,根本不足以盘下店铺和进货。

那么,他开店的大部分资金来自哪里?

所有这些零散的线索,汇集到王振华和林默这里,逐渐勾勒出一个令人不安的图景。

“肥皂……蜡烛……日用化工厂……”

林默在临时指挥点里,对着笔记本上记录的线索喃喃自语,眉头紧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