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3 / 4)
简单的例子,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辅导资料、同样的老师,有的同学能考100分,有的同学连60分都考不了。
尼康的nsr-s201a推出的第一年就在全球销售超过200台,经过了尼康工程师和芯片制造厂商们的长期生产验证和不断优化。
如果不是硅谷和华尔街共同选择了asl,尼康光刻机未必会沦落到市占率不足1的下场。
新芯光刻机能够在半年的时间,复制出一个样品已经远超周新预期了。
周新在得到消息后,心想我没有系统,不会林本坚有系统吧?
申海方面的领导也没有问,为什么不买最先进的技术,这种低级问题。
“我们什么时候能够赶上尼康的良品率?”
“这需要看我们和华虹半导体的配合进度,而且不能只是实验室制造,我们需要真正进入到生产流程。”
林本坚说。
在林本坚看来,即便免费把新芯光刻机卖给华虹半导体,都要把良品率提高上去。
hpcd全称是half-pitchcd,是专门用于描绘光刻机领域光刻分辨度的技术指标。
比如说193i光刻机,hpcd极限值等于38n而采取euvnxe3400b的光源,可以做到极限13n
nodecd则完全不同于hpcd。
是一个半导体器件的概念,网上媒体所说的技术节点便是nodecd。
一般而言nodecd约等于12hpcd。
而在实际制造中,不可能用hpcd极限值来制造,会放宽很多。
提到这个的意思是,即便是相同的光刻机,光源也会影响到制程。
“华虹半导体会全力配合新芯光刻机的工作,我们会尽一切可能配合。”
“其实申海方面围绕着高精尖产业如何发展在进行研究,包括我本人围绕这个课题,做过非常多的研究。
不同阶段的思潮是不一样的,我在1980年的时候被组织外派到国外去学习企业管理。
当时的风潮是大企业,一定要有足够的内部规模和范围经济的大公司,这样的框架才能有所创新,在技术上才能有所突破和发展。
这是约瑟夫·熊彼特的观点,包括阿尔弗雷德后来的著作《规模与范围》进一步为这种观念增加了说服力。
也就说工业竞争力几乎完全依赖于内部培养能力,当时国外的半导体企业,采取的也是垂直制造方式。
从芯片设计到芯片制造,再到封装测试,全部都由一家公司一手包办。
之所以有907、908、909这些工程,都是建立在这样的思考上。
华虹半导体就是909工程的产物,同志在1995年年底调研三星之后,认为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大企业,后来更是说砸锅卖铁也要把华国的半导体产业搞上去。
我们很多领导都非常关心关注华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909工程也是国家层面在统筹规划。
因为看到了三星的成功,所以我们才想把华虹打造成三星的模式。
但是等到了今天,硅谷去中心化的模式好像也不差,甚至表现出了比大企业更强的活力。
我前不久去燕京上课的时候,负责讲课的燕大经济学教授提出了不同观点,那就是过分强调内部创造和管理经济能力是不健康的做法。
它忽略了工业进化的微妙性和历史特性。
熊彼特的观点是新古典主义理论和政策中原子化竞争模式的天真解法。
垂直一体化的制造模式,反而会造成新的损耗,过于简化问题本身的风险了。
公司的相对优点取决于创新是系统的还是自主的。
当创新是系统性的,一个企业一样的结构将更有利于技
↑返回顶部↑